第9部分(2 / 4)

小說:大學不知道 作者:江暖

色,紅色還是藍色?

你有多紅,藍色並不會在意。問題是你在意什麼。優秀並不是人生的關鍵,最重要的是你是獨特的,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本色極品。

最好讓“優秀焦慮”遠離你,用寬廣的胸懷容納世象萬物。在這個新的世界裡,你要追求的應是獨一無二的原創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擇業的十字路口

第五編 面向社會的就業思考

擇業的十字路口:行業、公司、職位,哪個更重要?

做財務的去“四大”,做市場的去寶潔、可口可樂,做軟體的去Google、微軟,以英語為業的來新東方。如果你是在微軟做市場,在寶潔做翻譯,在新東方做會計,在四大做計算機……是沒有什麼不好,但恐怕得不到超額回報。你的工作對企業誠然也很重要,但不會那麼“要害”。

在職業生涯開始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入錯行。一旦有一天,你真正地進入人才市場,就會切身感受到職業經驗的重要性。職業經驗比相關學歷要重要得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比比皆是,四年的大學專業教育遠不足以決定你今後四十年的職業走向。

人生的痛苦莫過於:你想做某種事情,卻因為外在的某些次要因素和某種誘惑,比如高薪、熱門、名牌效應等,而放棄了自己的熱愛。多年後,你會不斷地感覺到社會競爭的壓力將你擠壓、異化,你會感到窒息般的忙碌,你想挖一個口子從工作中跳出來透透氣,可是你已經失去了放棄的勇氣,被塑造成了悲劇性的人物。你雖享受高薪、熱門、名牌企業,卻可能成為人生路上的失意者。

假使你熱愛自己大學四年的專業,那麼恭喜你;如果你恨自己的專業,同樣恭喜你。我唯一不能恭喜的是那些不知何為愛憎,四年來沒有痛快活過,對一切感覺都是溫溫吞吞的畢業生,他們面臨的困境要複雜得多。

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首先應該打破意識的枷鎖,第一位的就業原則決不應該是所謂的“專業對口”,而應當是基於自我特質的就業對口。如果非要在行業、企業和職位三者中擇一,我認為職位應該具有無可置疑的優先權。

不管在什麼企業,不管在什麼行業,你首先要確定的是自己要幹什麼。選擇幹什麼就是選擇你的個人特性。一旦你成為出色的專業人才,對於企業和行業的選擇,自然會有更大的空間。為了獲得進入某一企業或某一行業的機會,屈就在不適合的崗位上,可作為權宜之計,但不應是優先原則。

我們見過不少怨恨自身學歷背景差的人,他們怨恨自己沒能進入熱門行業、名牌大企業。但是,我們也見過許多同樣學歷背景的人,他們在最火熱的行業,在世界500強工作。即使他們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機會,但他們知道要使自己成為最出色的銷售員、最出色的程式設計師,潛心紮在一個職位上,把這一行當做到最出色,這是所有人的成功路徑,是成為高階人才的唯一通途。至於換行業、換公司,只不過是大戰略層面下的策略問題。

事實上,很多人在高成長性的小公司比在大型的名牌企業更有空間。他們在小公司裡獲得了更豐厚的回報,甚至很快成為了企業合夥人。這是一種選擇企業的策略。對於那些明確自己要做什麼的人,他們往往更有對企業前景的辨識力,加入創業企業可以獲得更快的、壓迫式的鍛鍊與提升。

我建議,那些自身素質優秀得一塌糊塗,卻根本沒有主見的人,倒可以選擇一般的大型企業,因為你在大型企業裡透過輪崗有空間探索的更多可能。折中的一種方案,如某個學生做過的那樣,他的職業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職業經理人,於是在眾多頂尖外企中他選擇了剛剛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的那家。

人才自然有趨向於熱門、高利潤行業的流動慣性。關於行業,我的基本建議是,儘量選擇自身專長、貼近行業核心業務的去處。做財務的去“四大”,做市場的去寶潔、可口可樂,做軟體的去Google、微軟,以英語為業的來新東方。如果你是在微軟做市場,在寶潔做翻譯,在新東方做會計,在四大做計算機……雖沒有什麼不好,但恐怕得不到超額回報。誠然你的工作對企業也很重要,但不會那麼“要害”。

行業之外要考慮地域。從單純職業因素的角度來講,應當儘可能依據行業來選擇就業地域。從事文化、IT行業,北京當之無愧是首選,比如從事出版業,北京的機遇百倍於其他地區。做金融、貿易則可以選擇上海等地。應從行業集散的角度考慮就業地區。

還有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