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好不容易來一次,肯定得給妮妮也買點。”陸浩又道。
“爸爸,我好喜歡你。”妮妮抬頭,看著陸浩。
她搖著手,讓陸浩蹲下來,在陸浩的臉上波了一下。
笑的很開心。
引得店裡其他人側目,露出慈父,慈母般的笑容,就連幾個老外也樂呵呵的看著,有人甚至還拿起脖子上掛著的相機拍照。
牽著妮妮,陸浩買了些巧克力
好時巧克力,北美的一家巧克力品牌,名頭還挺響,又買了些可口可樂。
售貨員給了一個拎袋,上面印著黃鶴樓的圖案,還有字母‘jiangchengfriendshipstore’。
陸浩提著拎袋,到了賣酒水的地方。
茅臺,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
這些基本是國內比較有名的酒水,茅臺不用說了,漲到了135塊錢一瓶,足以說明很受歡迎,市場需求量大,才敢將價格漲的這麼狠。
汾酒名頭也不小,《通訊社稿》特意還寫了篇報道,說是杏花村汾酒在全國有四最:一是每年的出口量大,等於全國其它名酒出口量的總和,二是名酒率最高,達9997,全國每斤名酒中就有杏花村汾酒廠的半斤,三是成本最低,因而也就價廉物美,四是得獎最多。
這些都是作為特產,給老外選購的,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洋酒,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
威士忌以麥芽和穀物為原料,白蘭地以葡萄為原料,朗姆酒則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
這些酒水國內其他的商店搞不到,就是連市供銷社都沒有賣的。
市供銷社有自己的批發系統以及門市部,既做批發,也做收購,還做零售,可只在國內經營,物品也多是國內的,再有江城商場,得到的支援很大,但批發渠道也以國內為主,走的是市百貨公司或者各省市批發站供貨渠道。
而友誼商店,別看一個城市只有幾家,甚至只有一家店,中小城市甚至一家都沒有,但卻有一套自己的系統,直上直下,單線批零,跟其他的批發系統沒有交集。
江城市的青山友誼商店,貨源由江城市友誼公司提供,江城市友誼公司在84年的時候,名字還叫外賓物資供應公司,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家為老外供應物資的公司,84年後才改為江城市友誼公司,與旅遊僑匯商品江城批發中心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為友誼商店,以及一些涉外酒店提供老外用的物資。
有門路,有關係的,在這些貨物過手的時候能搞一點,但即便能弄到,也只是一點,流到市面上去的終究是少數。
自己喝,送親朋好友都不夠,哪會輕易賣?
茅臺,汾酒,五糧液這些,陸浩不要,他看上了威士忌和白蘭地等洋酒,這些洋酒在外面沒有賣的,即便在市供銷社,市商委有些人脈,但也難搞到。
陸浩問了價格。
有點貴,比產地要高不少,不過這也正常,友誼商店做的是壟斷生意,陸浩也不可能花機票跑到產地去買這些東西。
價格不貴,物品不稀缺,陸浩就不買了,買的就是壟斷,買的就是唯一,買的就是價格,買的就是需要外匯券,買的就只有友誼商店才有貨。
陸浩看著貨架上的二十多瓶洋酒,“這些我全部都要了。”
語氣很平淡,但是卻將售貨員嚇了一跳,包括周圍的幾個人,也都詫異的看著陸浩,邊上幾人是亞洲面孔,顯然是華僑,或者港澳臺胞,能聽懂陸浩的話,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二十多瓶洋酒,加起來得要一兩萬塊錢,陸浩居然全部都要。
他們一次都不可能買這麼多。
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等洋酒,放到這裡,主要面對的顧客是短時間回了不國的老外,以及能進店的國內顧客,華僑,港澳臺包,不久待的老外,不會買,因為這些洋酒他們能買到,而且比友誼商店還便宜。
很少有人一次買20多瓶,就是那些比較有錢的,也是買個兩三瓶。
售貨員以為自己聽錯了,“先生,不好意思,我剛才沒有聽清楚,你能再說一遍嗎?”
友誼商店的售貨員也是鐵飯碗,但跟供銷社,江城商場等單位的售貨員不同,更客氣,更有禮貌,明顯經過了培訓,而且面對的又多是老外,華僑,港澳臺胞等群體,說話輕聲細語,還帶上了‘先生’兩個字。
放在市供銷社的門市店,江城商場內,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