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差別很大。
不單單是漢娜這種會中文的,包括不會中文的,收入也比大多數國人要高出很多,有不少學校請了外教,而外教的月工資比學校的其他老師要高出10來倍。
“艾米麗,那你就回學校聯絡找一位男性的朋友,有要求,氣質不能低,我會作為產品的宣傳形象,要做廣告。”陸浩說道,“放心,這次肯定會給合作費用,如果合作順利,往後咱們還會繼續合作。”
“好。”艾米麗點頭。
陸浩結了賬,三人下樓。
他沒有管兩人,而是自己開車離開。
老外的思維方式跟國人不同,講禮貌沒錯,可如果太過客氣,就會蹬鼻子上臉,認為你低他一等。
要是換了旁的國人作為潛在的合作物件,陸浩肯定熱情到底,會直接開車將人送回住處,甚至再送上好煙好酒,但是對漢娜和艾米麗,請她們吃了這一頓牛排就夠了,如果再開車特意送她們回去,只會讓她們認為剛剛的談判中自己吃了很大的虧,所以你才用這種方式補償她們。
這對於後續的談判不利,可能就會生出別的事端。
比方她們會爭取更多的利益,會突然反悔,已經口頭談好,卻沒有正式簽訂合同的事宜,不承認了。
文化和文化是不一樣的。
國人即便是自己沒有錯,但是為了表達和善,也會先說一聲對不起,但在不少老外看來,你如果說了對不起,那麼就一定是你的錯。
陸浩開車,直接回了辦公室,然後開始擬定合同。
全部的細節都是他一個人敲定,在紙上寫下來,然後又仔仔細細,前前後後的看了好幾遍,涉及到一些法律方面的問題,記憶不是非常清楚的,更是找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打電話給市商委的王國勝,還有供銷社的林家財,詢問。
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將最終的合同稿敲定下來。
沒辦法,跟老外談合作,得要將合同研究的仔仔細細,一點漏洞都不能留。
最後,他這才去印刷廠,列印了幾份合同,然後撥通了漢娜的電話。
“合同已經擬好了,今天你有時間嗎?可以見個面一起,喝杯茶,順便就合同裡面的條款商討商討。”陸浩說道。
這次他沒有提議去晴川飯店吃牛排,而是說喝茶。
透過這樣一點點的試探,讓漢娜和艾米麗跟著自己想要的結果走。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在心理學上叫作自我暗示與他暗示,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在生活中各處都有在運用。
最為典型的就是飢餓營銷,商品有意調低產量,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透過這種手段給顧客一種暗示:產品非常的緊俏,你要再不下手就沒有了,讓顧客主動、快速的花錢購買產品。
陸浩不吃西餐,而是改換為茶,就是在一步一步的挑戰漢娜和艾米麗的習慣,讓兩人漸漸的接受他的建議,認可他的建議,甚至主動聆聽他的建議。
“沒問題。”漢娜痛快的應了下來。
陸浩接著報了一個茶館的地址,約定了見面的時間。
掛了電話。
他又坐下來,將合同再次看了一遍,確保萬無一失,並且就漢娜和艾米麗可能提出的問題做了一個預測。
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帶好合同,出門,發動桑塔納往茶館去。
要了一個包間。
談事,包間更安靜一些。
不過他並沒有馬上點茶,稍微等了一會兒,漢娜和艾米麗兩個人到了後,問了兩人的意見,這才點了一壺茶。
又要了些點心。
“到一個不同的地方,應該多嚐嚐當地的美食,看看當地的風景,瞭解當地的文化風俗,人不應該執著於終點,而忘記了到達終點的這個過程,沿途的風光或許比終點更美。”陸浩一邊說,一邊將合同拿出來,放到兩人的跟前。
“我不懂英文,所以合同寫的是中文,我的意思是,合同的條款你們確認沒有問題了後,最好再另外用中文和英文雙語,重新擬定一份合同,然後簽字。”
“這是對你們的尊重,咱們是合作方,而我的母語是中文,而你們的母語是英文,用各自的母語同時書寫合同,這樣才公平公正。”
“陸先生,你的提議非常好,你的確是一位紳士。”漢娜說道。
她將陸浩的意思又翻譯成英文,說給艾米麗聽。
艾米麗也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