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下,眾人展開了繁忙的研究。
幾天後,這個拯救地球和太陽系的詳細計劃正式出爐,命名為“補天計劃”。
這是取自華夏神話傳說的故事;過去是天破了,如今是太陽皮殼破了。似乎,這太陽皮殼比神話傳說中的天大多了!工程量更是大了無數倍——要清除方圓一光年左右的高溫區、星際塵埃、輻射等。
“用什麼作為能量源?想要清理一光年範圍的區域,能量就是問題。”有人如此問道。
“太陽啊!還有什麼比太陽更好的?”有人這樣回答。
“呼叫太陽能源必須要小心!”又有科學家說道,“太陽的輻射、磁場、光芒等形成了太陽皮殼;如果我們大量的呼叫太陽能的話,會影響太陽皮殼的穩定。根據我的計算,如果我們呼叫超過5%的太陽能,就會引起太陽皮殼的不穩定;動用8%的太陽能,就有可能引起太陽皮殼的崩潰。”
“不錯,我們可以用反光鏡等大量的借用太陽能,這種反光鏡聚焦太陽能的方法已經很成熟了。但這會影響太陽的輻射,自然也就會影響太陽皮殼的強度。”
“先讓別的星系趕緊向地球這裡輸送核燃料,無論是核聚變還是核裂變,多多益善。此外,要儘快建設簡單的太空基地。我們要預想最壞的情況發生時,應該如何應對。一旦情況不可收拾,我們要用太空基地形成磁場圈保護地球,給地球包上一層保鮮膜。”
……
熱烈的討論時刻都在進行,有科學家也有政客,有軍人也有社會上精英商人代表,包括皇甫曉武等超級集團的代表都來了。這一刻,大家都為一個目標而匯聚——拯救地球。
甚至相關的話題,也在民間公開了,集思廣益。只要意見和想法被採納,必然有豐厚的獎勵。
整個地球文明都在運動,這期間,機甲協會的地球區負責人、龍戰文明的s級進化者黑風*長弓*十三親自詢問地球文明是否需要機甲協會的幫助;結果地球文明很堅決的拒絕了。
想要重生就要浴火,地球文明已經做好了“浴火”的準備!
經過幾天討論,皇甫紫蘭帶領的新基礎物理學院提出數個方案:
第一個、主防禦,也是比較可行的,以電磁場為絲線編制一張巨網,將太陽系外圍包裹起來、強化太陽皮殼,一直到太陽系衝出超新星殘骸為止。
磁場這種新的“紡織材料”就地取材,直接從太陽皮殼中獲取。用皇甫紫蘭的話說,原來的太陽皮殼就是一團亂麻組成的防禦圈,現在需要將這些亂麻整理出來,編織成更加堅固的漁網、形成一種另類的盾牌。
第二個、主進攻,用太陽系龐大的引力場為基礎,製作一個巨大的“彈弓”,將電磁場形成的團塊發射出去,以此來狙擊、阻擋超新星殘骸對太陽系的侵害。這種技術也很不錯、構想也很具有可行性,就是難度稍微大了一點。
第三種、攻防一體,直接在太陽附近、確切的說是水星軌道內側,建立“電磁工廠”。電磁工廠將太陽上產生的巨大電磁場、太陽風等收集後,用新的基礎物理學編織後投放太空,用太陽輻射為動力,將這些電磁場形成一塊塊“甲板”發射出去。一方面能完成補天計劃,另一方面也能形成有力的攻擊——阻攔外界的高溫、輻射、星際塵埃等
此外,還有一種補充計劃,就是建造大量的核動力無人飛行基地,到遙遠的太空中就近生產磁能等,完成查漏補缺工作。
每一個計劃都很優秀,都很大膽,都需要龐大的、全部的投入。換句話說,地球文明只能賭博一樣選取一個方法!如果一個方法不行,那就悔之莫及了!
國際太空氣象研究負責人周偉考慮計算還幾天後,做出了自己的回應:“引力很難應用,因為引力沒有正負等電荷之類的屬性。我們現在研究的最多的還是電能,電能有正負、有電磁屬性,可以很輕易的轉換和控制。因此放棄第二個策略。
此外,前往外太空危險不說,外太空磁場稀薄,範圍廣闊,難以快速有效的展開行動。
所以,我推薦第三個方案,直接在水星軌道內側製造電磁羅網、再用太陽輻射做動力發射出去。
這樣,不僅僅工程量減少很多,也容易很多。而且在太陽附近,我們有時間還能研究下引力。
此外,在太陽附近,我們不用擔心能量問題;建設太空基地的材料,直接從水星上就能獲取。而且水星本身也能作為一個很好的太空基地!
外太空情況,則派遣無人飛船輔助。偶爾派遣有人飛船前往補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