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五個評委,除了曲梔以外其他都是比較好的音樂學院的教授。
因為是不記名評分,所以曲梔本來以為是因為大家對音樂的理解不同,畢竟拉威爾的印象派作品不是誰都能理解的,或許只是其他評委不喜歡這種風格而已。
但現在她突然意識到,或許真的是因為,那些所謂的黑幕。
其實在比賽之後的慶功宴上曲梔就聽到一些奇怪的對話和眼神,現在回想起來,似乎真的那些評委收了得獎者好處。
曲梔之前參加的都是頂級的國際賽事,不存在這種黑幕的說法。
這次這個比賽,也是朋友拜託她去當評委提高曝光度和話題度,她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去的。
沒想到不光自己被消費了,還變相傷害了一個信任她的粉絲。
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的糟糕。
特別是曲梔看到那個博主想放棄的時候,真的覺得非常難過。
其實她如果沒有經歷這些不平等的待遇,應該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曲梔點開那個女生的微博,發現她在那條長微博之後,又發了一條新的微博。
傳送時間是兩天前,內容是一張圖片,一架雅馬哈的三角鋼琴被搬走的畫面。
配字是:【拜拜啦,十幾年的老朋友。】
雖然看上去語氣特別的輕鬆,但曲梔能想象對於那個女孩子來說,這是多麼痛苦和絕望的決定。
對於她來說,放棄的不僅僅是彈鋼琴這件事情。
而是自己的信念,和十幾年的努力。
曲梔並不是聖母,她也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規則。
不可能永遠有公平和正義之說。
她只是突然想起了,曾經自己也有過覺得不行,想放棄的念頭。
她那時候孤身一人在國外,第一次被導師安排去演出一個小型音樂節。
沒想到因為緊張翻了車,跟著樂團一起演出的有一整段直接忘記重複。
那次以後其實她對彈琴有一些陰影,大概有半年時間幾乎看到鋼琴就生理性厭惡想逃避,甚至覺得自己的抗壓能力太差,萌生了想放棄鋼琴的念頭。
但是轉念一想,這麼多年的心血不能付諸東流。
那段時間曲梔幾乎每天晚上都失眠,整個人的狀態都很差。
曲梔覺得堅持和放棄就在一念之間,那時候讓她堅持下來的,是有一天晚上她放學回家,突然聽到琴房傳出來一首特別好聽的間奏曲。
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天晚上聽到那個琴聲,她突然就感覺自己被治癒了。
那時候她只是感嘆音樂的力量,原來有時候不需要語言,光靠音樂就能傳遞感情。
曲梔覺得那天晚上彈奏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