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設立了20多家分行,東京、大阪、馬來西亞、香港、上海等地也設有分行。華僑銀行一躍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具實力的金融機構之一,也成為李氏集團最重要的企業。如今,新加坡華僑銀行更是國內金融業的龍頭,在新加坡設有25家分行,在馬來西亞設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
日本佔領新加坡期間,新加坡的經濟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華僑的產業損失巨大。戰後,李光前從美國回來,看到大片大片的廢墟,滿目瘡痍,就立即著手進行南益橡膠企業的恢復與重建,使之適應戰後市場的巨大需求;同時,他還努力協助當地恢復經濟,為重建戰後的新加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於戰爭的破壞,戰後新加坡廣大貧苦僑民都居住在木屋或臨時搭就的棚屋裡,這種房子極易釀成火災。為此,新加坡當局成立福利局,專門處理這方面的救濟工作。李光前雖然業務和社會工作繁忙,日理萬機,仍義不容辭地出任福利協會主席和福利局主任,哪裡出現災情,他馬上趕到哪裡,慰問受災僑民,並慷慨解囊,及時給予了災民大量捐助。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財產設立了“李氏基金會”,積極捐助文教及社會公益事業。1967年,李先生逝世後,基金會依然遵照他“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意願,捐款支援各項科技文教活動。李光前對當地教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所作的貢獻,博得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稱讚。1957年,馬來西亞柔佛蘇丹授予他“拿督”榮銜。1958年,馬來西亞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憲報》正式公佈聘任李光前先生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榮譽。
1964年,李光前回國治病,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總理高度讚揚了他的愛國愛鄉之心。
後記
富豪的第一桶金是怎樣掘來的?他們是怎樣造就人生輝煌的?隨著一個欣欣向榮的財富時代的到來,這成了許多人想知道並感興趣的話題。它值得追求成功、創造財富的人們思考和關注。本書的內容涉及面較廣,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專家的有關資料和圖片。限於時間和條件關係,不能與他們一一取得聯絡,藉此我們表示誠摯的感謝,並希望此書出版後,能與我們取得聯絡。同時,在此感謝陳濟忠、石火、任維維、陳頤、孫石夫、鄧楓、張鑫焱、龔偉同等作者對我們的支援和幫助。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發跡史》一書收編的100位富豪,基本上是2004年美國《福布斯》雜誌排行榜所排列名次的人員,有一部分是往年排行榜所列人員,還有個別是老一代富豪。本書所排列序號“001~100”不代表財富多少的先後次序,僅是本書的先後排列序號。世界100位首富人物,他們大部分堪稱是世界上有名望、有深度的人類精英,寫好他們並非是件輕而易舉之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寫上一部很厚重的鉅著,故在此匆匆將每個人的傳記濃縮成幾千字,其難度很大,恐難達到各位讀者、書友的滿意。同時,為儘快將此課題完成,熱乎出爐奉獻大家,成書倉促,還有不少不盡人意之處,誠望批評指正。
2004年12月16日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