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問題?將軍們紛繁在自己身上比了比,沒覺出不對。
唯獨劉三刀經驗豐富,被秦林的話點醒,仔細觀察那傷口,又用銅尺插進去丈量那一長條刀痕的不合位置的深度,立刻叫起來:,“咦,揮刀的位置,要比死者高兩到三尺!”
秦林微微一笑,他有一件比銅尺更加直觀的東西,找將軍們借了來:一柄門g古式樣的馬刀。
將刀鋒和傷處對比,寬窄形狀完全吻合,確定死者是被一柄類似的武器所傷。
秦林用布將這柄刀的刀鋒裹起來,然後試著將它的刀鋒放進傷口裡面,1卜心的調動力度和角度,讓刀鋒與傷口完全吻合。
這時候結果就很明顯了,死者是躺在地上的,整柄刀斜向上翹起來,刀柄的位置在他右前方兩尺遠處。
也就是,如果大李是站著的,用這柄刀砍他的人,位置就比他高兩三尺。
什麼時候會呈現這種擤形呢?
毫無疑問,就是矢李站在地面,而砍傷他的仇敵騎責馬。
“奇怪,夜不收扮成商隊,不都有騎馬嗎?”將軍們議論起來。
梅相勉強道:“或許突襲之下,他還來不及上馬,嗯,這也有可能。”
,“沒有這種可能”一直緘默的戚繼光突然開口:,“別忘了他受的致命箭傷在背後。”
“背後又怎麼樣?呃“”梅相突然啞巴了。
只要是久在邊鎮的人,都明白草原上遇到仇敵騎兵,步行絕對沒有逃生的可能,如果大李沒有騎在馬背上,被騎馬的仇敵砍中肩膀一刀之後,他的合理反應絕不是背轉身逃走,把整今後背暴lu出來,充作仇敵羽箭的靶心!
或許普通的邊民會犯這種致命的錯誤,但大李是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