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多年的親信,知道李序然之所以這樣安排必定有他的道理。
其實,李序然還有一層考慮,那就是十三騎的事情。
當初的時候,李序然是想讓十三騎辦理秘密的差事,主要是偵查或者秘密的查詢一些證據,但是經過多年嚴格的訓練後,現在竟然變得如此厲害,今天在戰場上的情景讓自己都驚訝的不知如何是好。
他現在在想著十三騎的未來,難道他們真的就這樣一輩子不能浮出水面,永遠藏在背後從事秘密的事務?
那個時候,是因為李序然還沒有想到過自己會親自參與到一場戰爭中去,但是現在事實已是如此,國家正是用人之際,現在我軍的力量亟待補充,如果十三騎能為朝廷建功立業,那該有多好。
但是,這件事情還要從長計議,大將軍下一步的部署現在還不得而知,所以,李序然還不敢貿然的舉薦他人,十三騎是他的心頭肉,容不得半點閃失,還是再看看吧,朝廷的旨意還沒來呢。
想到這裡,李序然起身往屋裡走去,他吩咐一馳看著弟兄們少喝點,他要去寫奏摺去了。
坐在桌前,李序然幾次舉筆又放下,他雖然喝了點酒,但他心裡很清楚,現在大將軍和軍師的奏摺都已經上去了吧?而且,也不排除這二十大軍裡還有人有權利或者資格向皇上單獨上摺子,而皇上也一定會綜合這些人所有的資訊後才會下最後的決定,所以,朝廷的旨意可能要過段時間才能下來。
而這其中,還有一個人的摺子是皇上必須要看的,這倒不僅僅是因為大將軍和王軍師的摺子裡都提到了他,更關鍵的是他本身就是朝廷的兩江總督,而且還兼管著二十大軍後方糧草等均需排程的——李序然。
正是因為這個情況如此的複雜,所以,李序然在遲遲的不想寫這道摺子,但其他人的都遞上去了,他這個一品大員也該給皇上說說話了吧,不然會引起別人的懷疑的。
李序然寫了幾行字感覺不行,就將紙撕掉,如此也浪費了好幾張紙了,他的腦海裡浮現出很多:有楊峰、有師生關係、有攻下的城池、也有一個個被石塊砸死被木樁壓死的將士,有攻城時被打死的將士……
突然,他的腦海裡出現了兩個字:大局,這兩個字很清楚,要比其他的都清楚多了。
是啊,我李序然身為兩江總督,大軍的排程官,怎麼可以考慮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現在只能以大局為重,他要為二十萬將士,為兩江,更要為江山社稷著想。
於是,他重新拿出一張紙,開始寫起來,大意如下:
微臣兩江總督李序然奏請皇上,大軍抵達北江省同州府後第三日開始越過界河,同日便攻打下了界河後的山嶺和一座縣城,次日攻下了南沙城,敵軍和我軍均由傷亡,鑑於微臣是負責糧草軍需,故有些情況不是很瞭解。
小沙國地廣人多,全民皆兵,地方上有二十個府,每個府都有守城將軍和府候,加之這些地方地形複雜,但情況各異,很難找到具體規律。我朝廷之二十萬大軍如孤軍深入,恐有不測,同時,戰局一旦久拖,朝廷會因此消耗巨大的銀兩,國庫一旦不支,勢必會影響到百姓和社稷,懇請皇上三思。
微臣作為後方的排程官,恐有多言之嫌,但微臣為百姓為大清江山社稷為皇上知心天地可鑑,不管朝廷如何決斷,微臣定做好本分。大軍的糧草軍需等均能及時供應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大軍的進一步前行,運送糧草會有一些困難,但微臣一定會竭盡所能以確保及時供應。
臣以為可以用政治和軍事相結合方式解決小沙國之患,以上乃臣之一片肺腑,望聖上明察。
寫完後,李序然重重的向後靠在了椅子上,微微的閉上了眼睛,他現在很累了,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到戰事中,在山嶺裡安排伏兵以及後來和敵軍交戰的場面現在都在腦海裡閃爍著,雖然這次是解圍了,但他希望這種情形能儘快的結束,因為,戰爭導致的傷亡太大了,這位最年輕的一品大員、總督大人感到了鮮血的害怕。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敗再敗
就這樣過了幾天,可朝廷的旨意還是沒有來,這邊的大將軍有點按耐不住了,他要開始新的作戰部署了。
在南沙城越過這道山林是一塊平地,而繼續往北則又是一道山林,過了這道山林後,就是南沙府左後一個縣城——嶺北縣了。
經過和王軍師商量後,大將軍決定:將駐紮在南沙城裡外各六萬共十二萬的兵馬各抽出三萬共計六萬,於明天早上出發,穿過這道山林,越過平地,直接拿下嶺北縣,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