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吩咐大軍快速前進,把軍需馱到馬背上,同時用繩子將馬隊牽起來,順著山上的小路走過去,同時還有小輪車和人力在扛著東西,他要以最快的方式將東西運過去。
李序然還命令人隨著拿著一些小木板,將它鋪在地上,這樣的話就可以然路面變得寬一點和平一點。
到了中午的時候,李序然便率著後方的將士趕到了距離縣城三十里的地方,等在那裡計程車兵便開始安營紮寨。
李序然看著這裡的地形,特別的開闊,周圍倒是部容易設伏,同時視線也可以看的很遠,倒是個安營紮寨的好地方,只是雙方都沒有屏障,一旦發生了激戰,就只能是拼人數和肉搏了。
楊大將軍已經率領著騎兵到了縣城外。
根據命令,李序然立刻就要回到北江省了,因為大部分的糧草還沒有到位,他要儘快安排,同時,他要命人將山上的路修一下,不然運送東西很不方便,像投石車等大一點的武器就很難運過來。
當李序然到了北江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他急忙命人搶修山路,過了一會他又收到楊峰的飛鴿傳書:縣城攻下來了。
這個看似很好的訊息卻讓李序然更加害怕起來,他的直覺告訴他:這裡邊有很大的問題。
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但他還是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要將自己的一萬精兵布在楊大將軍剛剛攻下的那一座座的山裡。
李序然選擇的時間是晚上, ;同時命令這些將士帶到一天所用的乾糧和淡水。
李序然沒有請示楊峰,他這算是後方的將士,一旦要是問起來,他可以說是為了明天更好的運送糧草,這也是他的份內事是,誰也不能說這有什麼不妥。
李序然命令北江提督將軍和塵遠親自率兵,自己也就在對岸不遠處的叢林裡。
看這滿天的繁星,李序然在心裡默默的祈禱著:但願自己這一次的部署是多此一舉的,千萬不能將自己將士和楊大將軍的大軍給切開了。
俗話說:驕兵必敗,但願楊大將軍現在能認識到局勢的複雜性和取勝的偶然性。
這時,李序然突然想起來了夢盈說的話:剛開始的時候,朝廷的大軍會取得小小的勝利……
難道?這真的是小沙國事先設好的一場局?
第一百一十四章 決戰南沙城
而此刻的楊大將軍則是春風得意、躊躇滿志,他覺得今天的戰果真是太令人興奮了。既攻下了邊境的山嶺,又拿下了一座縣城,相信這個訊息到了朝廷裡,那些人一定是大加讚賞的。
只是,他不知道當下的局勢會有多危險,而等待他的又是什麼?他似乎都看不到,也許人真的是可以改變的,楊峰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能當這個手握大權的大將軍,他同樣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現在變得如此的武斷和過於的驕橫。
說到“紙上談兵”,大家就會想到一個歷史人物——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他講起兵法來滔滔不竭,口若懸河,但等真正到了戰場上就落得一敗塗地。也許皇上也是過多的聽信了楊峰的說法,才將這個重任交給了他,不否認楊峰是個好刑部尚書甚至兵部尚書,但說起大將軍,那還是真實欠缺了些。
因為,打仗不同其他,隨時就有可能變化,在這瞬息萬變的戰況裡又蘊含著一定的規律和特點,但這些規律和特點又會隨著局勢的變化而變化……
也許是久在高位,從刑部尚書到兵部尚書這些位高權重的位置到現在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他的眼睛和腦海裡似乎看不到了一些極為珍貴和重要的東西了,比如說虛心,比如說眾人的智慧,比如說他人的意見,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心靈的蛻變吧。
其實,這位大將軍對不光對敵軍的形勢估計不足,而且對自己的大軍也認識不足。
而眼前的這位軍師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這時,大將軍的軍師正好走了過來,這個軍師是皇上專門派給楊峰的,他姓王,大家都叫他王軍師,這個人精通謀略,但更通權謀之術。他知道皇上派他來一方面是作為參軍來輔佐大將軍。而另一方面則也是為了監視大將軍。
一同前往的還有幾個將軍和侍衛,他們都是皇上的心腹,皇上給了他們命令:對待小沙國的問題上,聽大將軍的。但一旦大將軍有什麼異常,他們則都要聽軍師的。
同樣,軍師有單獨給皇上上摺子的權力,所以楊峰的每一步舉動在皇上那裡都是瞭如指掌的。
但是,皇上有旨:除非特殊情況,大軍都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