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2 / 4)

小說:篡清(上) 作者:點絳唇

聲: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那秦檜兒冷笑一聲,歪歪嘴,幾個力士就已經上前,將嶽爺爺拉肋而死!”

這幾天,京城當中,不管是掛字行的說書先生,還是春字行的單口樂,竟然不約而同,都說起這精忠說岳全傳!

街頭巷尾,這遍佈的淮軍防營官兵,更不知道招惹了多少白眼。從小衚衕裡面,還有人偷偷的扔磚打瓦。這些防營官兵,也跟覺著自己做了什麼虧心事似的,見人繞著走,整天耷拉著個腦袋,只是忍受大家的白眼。

大清是出秦檜兒了,這秦檜兒是誰,這趙構是誰,大家心裡自覺跟明鏡似的。唯一可嘆的,咱們大清的嶽武穆還不知道在哪裡!

這讓人喘不過氣,哭不出聲,殺得死人的沉悶當中。一個個壞訊息接踵而來,北洋水師提督自盡,兩大總兵自盡,水師精華出海,降了白旗全艦隊自沉!

朝廷還在去電遼南,要奪了唯一能打的徐大帥的職位,要巴巴的將自己武器甲冑都丟下。捧到小鬼子的面前!

更有流言紛紛,不僅在百姓口中口口流傳,更在京城百官當中偷偷散佈。朝廷裡的奸臣,是鐵了心要和,要割滿洲,割山東。割臺灣,要停了旗餉,用來給小鬼子賠款。皇上已經給囚在頤和園的小島上,一個名字裡面兒帶著十八子的公公,還給皇上送過毒餅子,毒死了一個忠心耿耿,替皇上嘗食物地嬪妃,種種樁樁。活靈活現的傳得讓人慾哭無淚,但是看著街頭遍佈的那些洋槍,真不知道讓人朝哪裡放聲一哭去!

這壓城欲摧的烏雲,卻在九月二十六日這天兒,彷彿被一道閃電撕開,露出了久違的朗朗乾坤。

京城裡面大清時報早就停了,但是這訊息就是如水銀洩地一般的流淌到了四九城各處。

那些讀書養望地翰林們在唸叨。

那些小京官兒們在唸叨。

那些舉子秀才讀書人在唸叨。

旗人閒漢們在唸叨。四九城下力氣的爺們兒在唸叨,八大胡同裡的姑娘龜公們也在唸叨。大家口口相傳,不知道怎麼,這幾個再平常也不過的字眼兒,平時覺著自個兒再不會關心的事情,只要在口裡一念出來,就沒出息的熱淚盈眶!

徐一凡,不降!

帶著十萬大軍,有著這麼大地盤,一年有千把萬銀子進項。有機器局,有大炮,有兵船的人降了。被稱為老佛爺,尊貴得天下唯一的人降了,那些紅頂子大員,吃著親王俸雙親王俸,起居八座地大官兒降了。就一個孤處朝鮮,帶著萬把子弟,東拼西殺,劍甲已殘的徐大人不降!

訊息一旦敞開口子。更多的訊息就洶湧而來,京城的老少爺們兒轉眼又湧上街頭,將大小茶館擠得滿滿當當的,不管量有多窄,先來上兩碗。然後個個嗓門兒高亢的比劃。

“……各地督撫紛紛去電徐大人那兒。就倆字兒,不降!”

“哪些督撫?”

“多了去了!哪像京城這些黑了心的大員。人家畢竟還有份人心!誰樂意巴巴地朝小鬼子磕頭?跪下去,小鬼子還沒他們高,這腦袋就磕得下去?”

“姓李的沒有好玩意兒,都***生兒子沒屁眼,祖墳要給平掉!”

“小聲兒點兒,外面有兵!”

“有兵咬老子鳥毛?爺偏偏放聲兒,李二先生是漢奸!”

“囚了皇上,這也是母雞司晨!”

“還好大清有徐大人,徐武穆,徐爺爺!這才是擎天保駕的大功臣,大豪傑!”

“看他們還能撐上多久,再這麼倒行逆施下去,沒說的,四九城爺們兒都去叩闕!愛新覺羅的家業,還能讓葉赫那拉給敗了?”

“同去同去,這就去叩闕,咱們都是皇上的子民,到了園子外面,為皇上同聲一哭,看看那些黑了良心的傢伙,還能不能在琉璃座上面兒坐得穩當!”

頤和園內,幾個軍機處才王八翻身的後黨大臣,這個時候卻一臉是汗的坐在護軍院子裡一間大屋裡面,個個滿臉是汗,服侍地太監蘇拉們不斷的送上手巾把子,還有敗火的花茶,但是這些大員,卻一個個流的汗更多。

隆宗門軍機處他們已經不敢呆了,隆宗門的護軍都是旗人勳貴子弟,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大清要停旗餉賠給小鬼子,當即就來了一個卷堂大散,沒人當差了。他們要敢坐著轎子到隆宗門去上值,街上砸過來的磚頭瓦塊就夠給他們起個墳頭的。這幾天大家夥兒乾脆吃住在頤和園內,用李鴻章的兵保護著,提心吊膽的看著各處來的奏摺電文,越看越是欲哭無淚。

這事兒,怎麼就翻過來了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