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2 / 4)

國的貸款,這些貸款要到戰爭結束後才會償還。德國在清算帳目上欠下的債務,不僅是為了購買商品,而且是為了運輸和過境費用,為了履行德國向國外的定貨,以及為了外國工人在德國的儲蓄存款的匯劃。

德國建立的清算協定體系,範圍非常廣泛。到1941年底,德國已同歐洲大陸所有其他的國家都談判了清算協定,這些國家彼此之間有許多也進行了這種談判。後一類協定中有些是透過設在柏林的中央票據交換所結算的,於是德國便毫不躊躇地操縱這些協定使其對自己有利,凍結了有利於協定一方的貸款,並利用這種貸款來彌補它自己的交易。

德國透過清算帳目上的債務而得到的款項為數相當可觀,到1944年9月總計約達三百六十億馬克。各個國家——尤其是東南歐的衛星國家——曾經作過努力,想透過諸如購買黃金和收回在德國手中的證券,以至訂購戰後交付的貨物這類辦法,來減少它們的馬克債權。但是,除挪威和土耳其外,所有同德國有清算協定的國家,在戰爭結束時都對德國保有為數可觀的債權。

德國在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清算協定體系,是朝著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方向所採取的唯一現實的步驟,因而值得注意。正如上文已經說過的那樣,德國的計劃著眼於把戰前德國與其貿易伙伴的雙邊清算協定體系擴大成為一種多邊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歐洲的對外貿易將透過設在柏林的一箇中央票據交換所來進行。可是,有意義的是,在德國的勢力範圍之外,竟然沒有一個國家願意透過柏林來進行金融交易。

德國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財政剝削,由於它能夠定出對馬克非常有利的兌換率而變得廣泛得多,這至少在戰爭的初期是如此。在已經併入或計劃併入德國的某些地區,新的兌換率表示了當地貨幣的升值。採取這個步驟是為了使這些地區的物價和工資水平同德國的一般水平相一致,但是在所有其他的地區,新的兌換率卻意味著當地貨幣摺合馬克大為貶值。

德國透過增加馬克對其貿易伙伴的貨幣的比值,增加了它在這些國家的購買力,它之所以能夠保持這種優勢,是憑藉它當時在歐洲據有的所向無敵的地位。在正常情況下,為任何貨幣定出一種高的兌換率,意味著自動減少出口商品和增加進口商品,隨後還為有關國家帶來兌換的困難。幣值定得過高的國家,只有在貿易伙伴準備把該國入超的數目借給它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保持這樣的兌換率,但是這種局面是不大會持續很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在歐洲的貿易伙伴雖然不願意給它貸款,但是因為它們自身相當軟弱,所以在面臨德國的要求時不得不這樣做,於是德國的赤字不是靠徵收佔領費便是靠增加清算帳目上的債務而彌補掉了。

在戰爭的後期,由於歐洲普遍出現通貨膨脹,使德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大為增高,因此德國透過把馬克的幣值定得過高而獲得的利益大為減少了。

德國對歐洲的財政剝削得以順利進行,是由於德國控制了被佔領各國的銀行系統,並加以重建或改組,使它們成為各自營業的地區內奉行德國指示的工具。

德國人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是,在淪入他們統治下的國家裡取得對發鈔銀行的控制,要是這種銀行已不存在,那就開辦新的。在總督轄區、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奧斯蘭與烏克蘭,以及比利時,他們都設立了新的銀行,但是在別處,德國人覺得原來的機構還可以利用。比利時的情況是特殊的,因為在佔領期間有兩家中央銀行同時營業。這是由於該國淪陷前不久,國家銀行的董事全逃走了,直到德國佔領後不久才回來,可是這時德國人已經在布魯塞爾新辦了一家比利時發鈔銀行,名為鈔票發行銀行。兩家銀行都獲准營業,國家銀行負責發行鈔票和發放貸款給政府機關,而鈔票發行銀行則專門辦理票據交換和外匯業務。儘管這樣劃分責任,但是銀行業務方針的一致性,卻由於銀行管理部門以及國家銀行和鈔票發行銀行全體高階職員之間私人關係融洽而得到了保證。

總的方針是把銀行的日常管理工作留給有關國家的國民辦理,而派一個或幾個德國人或德國所贊助的人擔任監督。後一類人大多稱做銀行專員,雖然在名義上獨立的傀儡國家克羅埃西亞和斯洛伐克,他們的名稱只是顧問。在丹麥這個名義上也是獨立的國家裡,德國人不是透過銀行專員,而是透過德國公使館辦事處的官員和從德國派去視察的顧問進行控制的。在荷蘭,由於該國的納粹黨人羅斯特·範·託寧根奉派出任荷蘭銀行總裁,銀行專員的任務就大大地簡化了。不論這些銀行是否是新辦的,也不論這些銀行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