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2 / 4)

,護航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應該立即實行。在華盛頓的英國高階將領明確他說,他們可以動用的海軍力量不足以確保運輸軍需品到英國的船隊安全透過。3月25日,德國政府把它的北大西洋作戰區域向西擴充套件到格陵蘭海岸。

羅斯福顯然曾打算於4月間實行海軍的護航計劃,可是這時他猶豫不決了。他和赫爾都相信要求國會授權實行護航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方面的任何決議案几乎肯定不會透過。赫爾反對任何具有對德交戰性質的行動,因為他恐怕這會導致日本根據1940年9月27日的三國公約對美國宣戰。他的這種擔心由於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和其他日本領導人氣勢洶洶的言論而顯得確有根據;他們表示,如果美國在大西洋捲入對德國的戰爭行動,日本將感到有責任履行它根據該條約而承擔的義務。4月13日蘇日中立協定宣佈以後,美國海軍在西大西洋採取積極行動的計劃推遲執行,而代之以一項擴大海軍巡邏的計劃。美國請英國人把他們護航隊的行動秘密地通知美國海軍當局。西半球的安全區擴大到包括西經26度以西所有的北大西洋水域——大致佔大西洋的一半。美國海軍奉令尾隨在這個界線以西發現的軸心國家的船隻和飛機,並“播送出……它們的行動,每隔四小時播送一次,或者必要時增加次數”。美國海軍又奉令防止對美國航運的干擾,但須注意“避免介入或者干涉交戰國的武裝交戰”。4月25日,羅斯福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宣佈擴大巡邏的範圍,並且說,巡邏將進行到“為了保護本半球而必須深入的七大海洋的水域”。5月間,美國在太平洋的艦隊大約四分之一的力量轉移到了大西洋。

羅斯福原定於5月14日就美國的政策發表一篇重要的演說,後來延期到5月27日。在發表這篇演說以前,內閣內外支援和反對採取強硬行動的人都加倍努力,想說服羅斯福採納各自的觀點。結果,大家熱切等待的這篇演說卻折衷了兩派的觀點。羅斯福指出,美國的海軍巡邏有助於確保援英物資可以運到,又說“將採取為安全交貨所必需的一切其他措施”。他最後宣佈全國處於無限期的緊急狀態。但是,第二天羅斯福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他的講話並不意味著海軍將承擔護航的任務。

羅斯福還沒有準備採取這一步驟,或者請國會修改中立法以使美國商船可以武裝起來,運輸物資到英國,這種辦法是史汀生和諾克斯在5月間公開主張的。羅斯福希望,政府除了把美國的海上邊界伸展到西經26度這一步驟以外,正在採取的一些其他辦法,可能加強“船舶之橋”。美國已經開始的宏偉的建造商船計劃仍然處在初期階段,可是同時也在試行其他辦法,以增加船舶來源。4月10日,羅斯福已要求國會授權徵用美國港口中閒著不用的外國船隻。航運路線業經重新組織,以便抽出更多的運輸力量用於大西洋。總統於1940年6月11日宣佈的作戰區域經過修改,使美國船隻能進入紅海,向駐在埃及的英國軍隊運送給養。4月11日商定,可以允許那些僅為防禦而配備有戰鬥機的英國商船進入美國港口。

在華盛頓,春季和夏初,另外又採取了兩項重要的措施,以加強西半球的防務,並在大西洋的戰鬥中幫助英國。

第一項是決定承擔對格陵蘭的保護。若干月來,英國和加拿大一直在敦促美國政府在格陵蘭修建機場,以便利輸送飛機到英國,或者讓它們兩國來建造。3月間,美國政府同意為此目的派遣一個測量隊到格陵蘭。4月9日,駐華盛頓的丹麥公使考夫曼簽署了一項協議,根據協議,美國政府承擔在格陵蘭建造和保護防務設施的責任。丹麥政府後來否認考夫曼的行動,並要求將他撤職,當然這是出於德國的壓力,所以美國政府置之不理。在1941年4月19日致丹麥國王的一份電報中(電文由羅斯福幫助起草),美國政府說,在當前的情況下,美國不得不把它自己看作是受丹麥的委託來代管格陵蘭的,直到丹麥政府不受脅迫,丹麥對格陵蘭的控制能完全恢復為止。

第二項措施是有關冰島的。6月間,羅斯福和丘吉爾商定,將冰島包括在美國的防務範圍以內。羅斯福在7月7日致國會的一項諮文中宣佈,根據和冰島政府達成的協議,“美國海軍部隊已於今日到達冰島,補充並最後替代迄今駐守冰島的英國部隊,以確保該國有充分的防務”。總統說,美國不能容許德國佔領大西洋中的戰略前哨,用來向西半球進攻。德國如攫取冰島,就會構成三重威脅:(1)威脅北美大陸的安全,(2)威脅北大西洋所有的航運,(3)威脅對英國源源不絕的軍火運輸。羅斯福又說,他已經指示美國海軍採取一切必要步驟“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