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3 / 4)

日,丘吉爾送給羅斯福一份備忘錄,他在這份備忘錄中指出,英國參謀人員對1942年的進攻制訂不出任何似乎可以成功的計劃。他想知道美國參謀部是否已能做到這一點。如果美國人對“大鐵錘”沒有詳細的作戰計劃(他深知情況是如此),那末他問,1942年能發動其他什麼戰役?以解除俄國前線的一部分壓力,並使英美軍隊投入對德戰鬥?他建議重新研究在法屬北非登陸的可能性。在這份備忘錄中丘吉爾毫不隱諱地聲稱,英國政府不贊成任何會損失大部分或全部作戰軍隊的犧牲戰役。只有在登陸的灘頭堡能長久保持的條件下,英軍才會出動。另一方面,等到有了令人滿意的計劃的時候,丘吉爾保證完全分擔一切風險和損失。

事實上,美國總參謀部沒有制訂出一種詳細的計劃,但是馬歇爾和他的助手們不願相信,如果把全部意志和精力都傾注在法國登陸這一目標上,這種計劃還會制訂不出來。馬歇爾認為,即將起程赴倫敦去擔任歐洲戰區司令官的艾森豪威爾,是能夠制訂並貫徹這樣一項計劃的人。因此,不到美國人在解決困難方面已經費盡了心機,美國的軍事領袖們是不準備放棄“大鐵錘”計劃的。

但是,在正式討論尚未開始之前,從埃及傳來了打破一切希望的訊息。隆美爾已於1942年5月26日向利比亞的英軍戰線發動進攻。奧金萊克的最早的戰況報告是令人鼓舞的。的確,英國人希望會取得勝利。幾個月以來,英國增加了中東的駐軍,當隆美爾進攻時,英國已經為發動一次新的攻勢做了不少的準備。結果大出所料。6月12…13日,在一個俗稱“騎士橋”的高地附近展開了一場決定性的坦克戰。英國的裝甲部隊大部份被摧毀了。一星期後,6月21日,被圍在託卜魯克的三萬三千名英軍,向一支人數比他們少的軍隊投降了。隆美爾所向披靡地向尼羅河三角洲挺進。英軍節節敗退。到6月30日,英國第八集團軍的殘餘部隊退到阿拉曼的新陣地。在隆美爾對這個陣地的進攻被打退以前(1942年7月15…20日),誰都不能有把握地說德軍的這個非洲兵團不能勝利地挺進到埃及以至更遠的地區。

這次戰敗,以及託卜魯克的全然出乎意料的投降,正發生在德軍在俄國展開第二次大規模進攻的時候。到6月底,德軍坦克又一次越過俄國南方的平原,向伏爾加河和高加索挺進。的確,正如馬歇爾將軍所說的那樣,這是“盟國事業的十分黑暗的時期”。只有太平洋上有一點好訊息。珊瑚海之戰(1942年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4…7日)已經遏制住了日軍的擴張,但是要說太平洋中部的海軍優勢已經從日本人手裡轉移過來,那還為時過早。

埃及傳來的災難性訊息,使得丘吉爾同羅斯福和美國三軍參謀長的會談未達成任何決議就中斷了。託卜魯克的早晨不是談論未來的進攻戰的適當時刻。需要採取一些應變的措施。大家一致認為最重要的是阻止德軍竄犯中東。這樣一件事若是和日軍對印度的進攻結合在一起,就可能導致這兩個軸心國的可怕的匯合。因此,美國人同意撥三百輛新式的謝爾曼坦克和一百門自動反坦克炮到中東去,以彌補“騎士橋”戰役的損失。這批武器運到時正趕上阿拉曼戰役,使英軍第一次有了與德軍坦克和反坦克炮旗鼓相當的裝備。

然而在丘吉爾匆忙起程返回英國之前,他仍擠出時間對“大鐵錘”戰役發表了一些激烈反對的意見。他描繪了血染英吉利海峽的情景,並回憶了1915…1918年戰壕裡的屠殺。他相信1942年在一個範圍很窄的戰線上登陸,必將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常常出現的陣地線。但是羅斯福及其顧問們沒有馬上就接受丘吉爾的意見。最後,只是同意研究各種進攻的可能性:在法國、北非、挪威或者伊比利亞半島登陸。同時美國將以可能的最快的速度在英國集結起兵力來。

英國首相回到倫敦時,不得不面對議會的一次不信任投票。儘管在他執政後的這些歲月裡,英軍遭到種種不幸,內閣那些黨的領導仍舊支援他,只有二十五個後座議員投了不信任票。這是在議會中的一次巨大勝利,因此,也是對領導英國政府的這個人充分信任的突出的表示。

但是英美軍隊應該採取什麼行動的問題仍然有待解決。直到1942年7月25日,才作出明確的決定。從託卜魯克戰役到作出在北非登陸的決定,這其間的幾個星期誠然是戰爭的最最危急的關頭。盟軍的運氣已經下降到最低點。埃及告急,不得不減少中東的駐軍,以填補阿拉曼出現的缺口。印度國內有發生騷亂的危險,沒有人能肯定日軍不會向這個遼闊的次大陸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