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部分(3 / 4)

德國人所曾佔領的最接近三角洲的陣地。……

敵人穩紮穩打地撤退,到9月5日晚,已退回到我方佈雷陣地。他們在此轉而穩住陣腳,顯然想竭盡全力至少保住已經到手的這部分地區。……

得到一小塊不過四、五英里地的沙漠地帶,絕不足以抵償物質損失。……但是,阿蘭…哈勒法戰役的重要性,遠不是任何得失的統計或是投入兵力的數目所能表示。這是德軍在非洲最後的一擊,正如他們所估計,是在我們的實力日益強大而使他們不可能獲得勝利之前,他們最後一次取勝的機會。

6月份英國人戰爭失利的時候,英美正好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因此,丘吉爾、羅斯福及其部屬能立刻研究需要採取的聯合應急措施。這是英國人的大幸,由於美國租借法大規模的援助,亞歷山大不再象韋維爾、奧金萊克那樣苦於缺少武器和車輛。他特別讚賞他得到的三百多輛備有轉動炮塔和七十五毫米大炮的“謝爾曼”中型坦克:“我們第一次得到在裝甲、武器、效能方面同德國非洲部隊最好的坦克相等的一種坦克。”

丘吉爾在訪問埃及時,曾渴望在8月或9月對隆美爾打一勝仗,因為美英已計劃在11月初入侵北非,先打一次勝仗對於北非的法國人的態度可能會起決定性的作用。但蒙哥馬利於8月19日陳言,他必須有六週的時間才能將第八集團軍整頓就緒,並提出以9月底作為發動進攻的暫定日期。這已使丘吉爾失望,而今9月初阿蘭…哈勒法一戰又需要把整編時間再向後推遲。丘吉爾再度表示失望,不過他最後還是依從了亞歷山大所堅持的意見:“在我準備妥當之前發動進攻,縱使不遭災難,也有失敗的危險”,因而一致同意於10月23…24日月盈之夜或其前後的一段時間內發動進攻。軸心國軍隊忙於精心佈置他們的地雷陣地和其他防禦工事,同時爭取增援,但並不十分成功:

許多運載坦克、槍炮、軍需和給養的船隻,或被擊沉,或被迫返航。那些順利到達港口的船隻,也因我方轟炸機對託卜魯克和班加西造成的嚴重破壞而卸得很慢;還必須記得,即使是託卜魯克,它距前線尚有三百五十英里,道路又不堪行。增援的人力……每週平均約為五千人,趕不上病員比率的大幅度增加。也許由於地面部隊在沙漠地區的擁擠情況較過去任何時候更為嚴重,並由於醫療衛生組織工作,特別是義大利軍隊方面的醫療衛生組織工作不夠完善,痢疾、傳染性黃疸病等疾病在軸心國軍隊中非常流行。有些部隊的患病人數竟高達他們兵員的百分之二十五。幸而我們自己的醫療工作得力,我們病員的比率沒有高出同期的通常情況,也絕不象敵方那樣嚴重,軸心國軍隊中最重要的一名病員是陸軍指揮官。隆美爾自8月以來一直身體不好,並在9月以休假為名,離開北非回德國去了,可是,看來他是無意回來了。

蒙哥馬利的計劃與以前歷次的攻勢截然不同,將主攻北面,輔以進攻南面,作為牽制,把敵方兵力拖住在那裡。

敵人的戰線,可用一扇大門來比喻,北面是鉸鏈所在;推其把手一面,也可將它推開稍許,但不能造成任何嚴重損害;可是,在它鉸鏈上致命一擊,會使敵人的整個戰線失據而大門敞開。

阿拉曼戰役 1942年10…11月

有一條精心設想的迷惑敵人的妙計,用以使敵人誤以為主攻方向將在南方,且將在發動真正的主攻之後;這個計謀果然非常成功,直到發動攻勢的第四天,敵人才最後集中全力來抵禦這一真正的進攻。這次進攻之前,先是重炮轟擊,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情景。進攻是在10月23日下午10時開始的,到了26日午後,敵人雖然奮力抵抗,但一條十三英里寬、兩英里半到五英里深的缺口給開啟了,直接威脅敵人的交通中心。蒙哥馬利當即休兵兩日,以重振隊伍,並使敵人特別是意軍誤以為他已承認敗北而不再攻下去了。10月28…29日夜間,進攻重新開始,敵人被誘,以為主攻將北向海邊;事實上,主攻是11月1…2日夜間向西面發動的。敵人作戰時,無疑瞭解生死存亡在此一戰,因此使出裝甲戰長期經驗的全部韜略。……隨著時間的消逝,敵人逐漸被迫後退。敵人損失慘重,非洲部隊不再成為在埃及土地上作戰的部隊了。

11月2日一役是場決戰,敵人定必是在當夜決定撤退的。撤退的跡象初見於11月3日晨,其後越來越為明顯。……我方空中攻擊的全部壓力轉移到主要公路,一路上已在撤退的車隊,首尾相接,行駛緩慢,成了極好的目標。……

11月4日,加扎勒外圍一戰結束了阿拉曼戰役。軸心國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