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花旗

我派代表在上海與他接洽,你應速找宋子文弄清南京近日之變化,並要宋子文實踐上述諾言。

洛、毛

五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十五冊,一九八五年版。洛、毛電報中所稱“宋子文要我派代表”,這代表原本是周恩來。在西安,蔣介石曾經當面對周恩來說過:“我回南京之後,你可以來南京直接談判。”可是,張學良在南京受審、被幽,使毛澤東對蔣介石打了個大問號。就在致電潘漢年的同時,毛澤東致電尚在西安的周恩來、博古:“此時則無人能證明恩來去寧後,不為張學良第二。”翌日,毛澤東又致電周恩來、博古,“恩來此時絕對不應離開西安”,應該歡迎“張君到西安與恩來同志協商”。

毛澤東所說的張君,乃國民黨密使張衝也。

潘漢年接毛澤東電報後迅即和宋子文聯絡,潘漢年覆電毛澤東,不日他可以陪張衝前往西安與周恩來談判。

潘漢年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在南京居然住進了宋子文公館。一邊幕後斡旋,一邊又公開通電。一月八日以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名義致電“南京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諸先生”,以及“奉化蔣介石先生”:本黨本政府認為此時,蔣先生應挺身而出,制止禍國殃民之內戰重新爆發。這對於蔣先生是可能的,因為今天參加進攻西安的中央軍均願聽命於蔣先生。這對於蔣先生也是必要的,因為蔣先生曾經擔保中國內戰之不再發生,這次事變對於蔣先生之政治人格與其“言必信,行必果”之格言,實為重大之試驗……蔣介石權衡再三,於一月十四日命令前方各軍:非得總攻擊令,不許對西安方面發動攻擊。而總攻擊令必須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下達。

應當說,蔣介石這一命令,對於緩和當時一觸即發的內戰,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翌日,蔣介石在溪口致顧祝同的電報中,道出了內中的底細:總攻擊日期可暫行展緩,蓋此時我軍如向西安進攻,赤匪必有一部向晉邊渡河攻晉,以牽制我軍。此著非常危險……河東防務未固以前,我軍暫勿向西安正攻,但應時時向之威脅,勿稍鬆懈為要。中正手啟這一電報也表明,正在溪口“休假”的蔣介石,仍在決定一切,指揮一切,只不過把指揮部

從南京搬到溪口來而已。

受命於毛澤東,潘漢年忙於幕後奔走。他陪張衝去西安見周恩來,又回南京和宋子文談判。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一日,毛澤東、周恩來共同署名,給潘漢年發來電報,指出與蔣介石談判的條件:……須蔣先生從大處著眼,採取適當辦法以安東北軍與十七路軍之心。蔣能如此,我們當盡一切可能之努力,不但在西北而且在全國範圍內贊助蔣先生,團結各方一致對外,但蔣先生須給我們以具體的保證。

我們要求蔣先生保證和平解決後不再發生戰爭,望與蔣先生商量這種保證問題。經過潘漢年、宋子文會談,事情有了進展。蔣介石答應了和平解決方案。大抵由於蔣介石在西安不肯簽字,造成人們對他的不信任感。這一回,毛澤東強調了要蔣介石簽字,生怕蔣介石說話不算數。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五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致潘漢年的電報中,明確指出:為要說服紅軍將領起見,如無蔣先生手書甚為困難,因多年對立,一旦釋嫌,此簡單表示在蔣先生為昭示大信,在紅軍即全釋疑慮,且此書即經兄手,宣告乘機直飛西安面交恩來,當絕對保守秘密,如有洩露,由我方負全責。不過,蔣介石還是老樣子,不答應毛澤東的條件——不簽字!在蔣介石的眼裡,中共依然是“赤匪”!

第四部分:再度合作顧祝同—周恩來西安會談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三七年一月十四日,在上海發生的小插曲:一艘遠洋輪船在黃浦江畔泊岸,一位身穿呢大衣、繫著領帶的人物走了下來。他埋怨輪船實在開得太慢,以致耽誤了天賜良機!此人便是汪精衛,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老對頭。西安事變的訊息,使得正在法國的他,一陣狂喜,以為取蔣介石而代之的機會到了。他聲言:“本人決心反共到底,與南京抗日派決不妥協。”他急急回國。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在義大利熱那亞港登上駛往上海的“波士坦”號郵輪。可惜那時沒有直航飛機。郵輪慢吞吞地在海上爬行,心急火燎的他,也只得在船上哼起詩來:

到枕濤聲疾復徐,

關河寸寸正愁予;

霜毛搔罷無長策,

起剔殘燈讀舊書。

當他抵達上海,西安事變早已落下大幕,蔣介石依然大權在握。

四天之後,汪精衛乘飛機飛往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