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花旗

祖權、李宗黃、白雲梯、張知本、彭素民、毛澤東、傅汝霖、於方舟、張葦村、瞿秋白、張秋白、韓麟符、張國燾。

在中央執行委員中,有三名中共黨員:譚平山、李守常、於樹德。

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中,中共黨員達七名:沈定一、林祖涵、毛澤東、於方舟、瞿秋白、韓麟符、張國燾。內中林祖涵(林伯渠)當時是中共秘密黨員,尚未公開身份(他在一九一四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一九二一年經陳獨秀、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名中共黨員成了國民黨中央執委及中央候補執委,既表明了國民黨“一全”大會確是國共合作的大會,亦表明了中共的政治活力。國民黨比之中國共產黨,歷史久而人數多,在召開“一全”大會時,國民黨黨員已達八千二百一十八人。但是,國民黨組織龐大而鬆懈,連孫中山也不得不說:“本黨雖有主義,亦曾為革命而奮鬥,但民國以來,內有軍閥,外有列強,交相侵凌,歲無寧日,其故實由於本黨組織之缺乏,訓練之不周……黨的內部,漸形渙散。”

中共成立不過兩年多,黨員不過五百,卻顯得小而精悍,組織紀律遠勝於國民黨。即便是出席國民黨“一全”大會,亦規定“出席此大會的同志們在每次會議之前,須秘密集會”,以便“主張一致”中共中央:《對於國民黨全國大會意見》,一九二四年一月一日。

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地位,遠遠不如“跨黨分子”毛澤東。那時的毛澤東,既是中共中央執行委員,又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夠“紅火”的。一九六三年,蔣介石回首那段在黨內沒有地位的不愉快的日子時,曾這麼說及:“我是二十一歲入黨的,直到二十七歲,總理才對我單獨召見。雖然以後總理即不斷地對我加以訓誨,亦叫我擔任若干重要的工作,但我並不曾向總理要求過任何職位,而總理亦不曾特別派我任何公開而高超的職位;一直到我四十歲的時候,我才被推選為中央委員。”一九二四年一月三十日下午三時五十分,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裡傳出洪亮的三呼“中國國民黨萬歲”的口號聲,宣告了這次歷史性的大會的結束。翌日,毛澤東出席了中國國民黨一屆一中全會(即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各地執行部,毛澤東被派往上海執行部工作。

蔣介石呢,他也被安排新的任命。孫中山急急催他來粵,不是要他出席國民黨“一全”大會,而是另有任職: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孫中山宣佈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委員七人,即王柏齡、鄧演達、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二十八日,孫中山指示,以位於廣州東郊、珠江黃埔長洲島上的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原址,作為新辦的陸軍軍官學校校址——由於位於黃埔,從此便稱黃埔軍校。

原來,孫中山從多年的失敗之中,痛感國民黨必須有一支自己的有力的軍隊,決定興辦陸軍軍官學校。在孫中山眼中,蔣介石原本在日本學軍事,是一位將才,因此只在軍事上倚重蔣介石,並未把他作為一位政治活動家——正因為這樣,在遴選國民黨“一全”大會代表時,“忽略”了蔣介石。孫中山希望蔣介石專心辦軍校。

蔣介石不屑於區區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長一職(此時他尚未意識到這一職務對於掌握軍權的重要),摜紗帽了。二月二十一日,蔣介石向孫中山及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遞交了辭呈。未等批覆,他就打道回府,到老家溪口去了。

就在這時候,毛澤東也離開了廣州去上海。毛澤東住在上海閘北香山路三曾裡的中共中央機關裡,一面做中共中央局的秘書工作,一面又做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作。

毛澤東和蔣介石這兩顆中國政壇新星在廣州短暫地同處了一個多月,一個掛著笑臉,一個哭喪著臉,離開了那裡……

第一部分:最初歲月轉眼間毛澤東跌入逆境

毛澤東和蔣介石一別一年半,當毛澤東和蔣介石重逢之際,蔣介石今非昔比,已是手握重兵的國民黨新貴了。毛澤東呢?他顯得疲憊、蒼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趙恆惕派軍隊追捕我,於是我逃到廣州。”斯諾:《西行漫記》,一三五頁,三聯書店一九七九年版。趙恆惕,當時的湖南省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湖南的霸王。毛澤東跟蔣介石的境遇,恰恰倒了一個個兒。風雲變幻無常,人世沉浮無定。原本在國共兩邊都頗為得意的毛澤東,在這一年半中,落得了那般的不得意……

在上海,毛澤東常常進出於法租界環龍路(今南昌路)四十四號,那裡是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所在。他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