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花旗

國共主力進行決戰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大戰役,歷時一百四十二天,蔣介石部隊被殲的總數為一百五十四萬多人。

對於蔣介石這一慘敗,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寫給杜魯門總統的信中,倒是說得頗為客觀:國軍在具有決定性的一九四八年內,沒有一次戰役的失敗是由於缺乏武器或彈藥。事實上,我們的觀察人員於戰爭初期在重慶所觀察的腐敗現象,已經使國民黨的抵抗受到致命的削弱。它的領袖們對於他們所遭遇的危機已經證明是無力應付的。它的部隊已經喪失鬥志,它的政府已經失去人民的支援。

第十部分:風捲殘雲毛澤東和蔣介石“新年對話”

一九四九年的新年鐘聲撞響,不論是對毛澤東,還是對於蔣介石,都感慨萬分。

一九四九年,對雙方都是關鍵性的一年。經過一九四八年的國共大決戰,中國的形勢已經明朗化。

對於毛澤東來說,一九四九年將是金色的,充滿著希望;

對於蔣介石來說,一九四九年將是灰色的,充滿著失望。

在新年到來之際,在白雪紛飛的西柏坡,忙得顧不上執筆的毛澤東,由他口授,由政治秘書胡喬木起草,最後由毛澤東改定,為新華社寫出了著名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

蔣介石在新年到來之際,在南京也忙著起草他的《元旦文告》。他的心中充滿悲涼之感,不僅僅因為戰局的慘敗,而且也為替他默默地起草了無數文稿的秘書陳布雷已離他而去!

這一回,只能由“江西才子”陳方臨時為他捉刀。

陳布雷一向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他掛在嘴邊的名言是:“永遠只願做No�2,永遠不做No�1。”不言而喻,“No�1”指的是第一號人物。他追隨蔣介石長達二十二年之久,蔣介石的眾多文稿出自他手。

陳布雷之死,據云原因有二:一是面對敗局,他曾向蔣介石建議,和共產黨和談,遭到蔣介石痛斥,聲言“和談即投降”;二是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國民黨中央會議上,蔣介石說:“抗戰要八年,剿匪也要八年。”陳布雷以為此言不妥,在整理蔣介石的講記錄時,刪去了此話,又遭蔣介石斥責。又據傳,最使蔣介石惱火的是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會議上,作了《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一九四八年初,國民黨情報部門把毛澤東的報告文字放到了蔣介石的辦公桌上。蔣介石仔仔細細地看罷,正巧陳布雷進來。蔣介石無意中朝陳布雷說了一句:“你看人家的文章寫得多好!”陳布雷脫口而出,頂了一句:“人家的文章是自己寫的!”這一句話,深深刺痛了蔣介石的心。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上午,陳布雷吩咐副官和秘書道:“讓我安靜些!”副官和秘書以為他要寫重要文章,也就為他謝客。他真的閉門寫作。只是所寫的是他的遺書!翌日夜,他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離開了這個世界……

陳布雷之死,使蔣介石在四面楚歌之中,又增添了幾分憂傷。

順便提一句,陳布雷有六男兩女,長女陳秀、次女陳璉均為中共黨員,也頗為出人意料。

除夕之夜,蔣介石邀請國民黨要員四十多人,聚集南京黃浦路總統官邸,出席晚宴。其中有副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院長孫科以及國民黨中常委張群、陳立夫、張治中、蔣經國等。

宴畢,蔣介石令張群宣讀《元旦文告》,徵求意見。令部屬們驚訝的是,蔣介石一向諱言的“求和”,卻成了《元旦文告》的核心意思。蔣介石臉色蒼白。部屬們明白,原本宣稱“和談即投降”的蔣介石,在遭受了慘敗之後,已是“走人簷下過,不得不低頭”了。

一九四九年,在太陽第一次升起的日子,毛澤東的《將革命進行到底》和蔣介石的《元旦文告》同時在中國發表。緊接著,毛澤東在一月五日又以新華社評論名義發表了《評戰犯求和》一文。如果把毛澤東的《將革命進行到底》、《評戰犯求和》和蔣介石的《元旦文告》加以對照,便構成了他倆的一次“新年對話”。

不過,這與三年半之前,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已大不相同。那一次,蔣介石居優勢,眼下則是毛澤東居優勢了:

蔣:中正為三民主義的信徒,秉承國父的遺教,本不願在對日作戰之後再繼之以剿匪的軍事,來加重人民的痛苦。所以抗日戰爭甫告結束,我們政府立即揭舉和平建國的方針,更進而以政治商談、軍事調處的方法解決共黨問題。不意經過了一年有半的時間,共黨對於一切協議和方案都橫加梗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