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立皇后何氏。後,故散騎侍郎廬江何淮之女也。禮如鹹康而不賀。
秦王堅以權翼為給事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王猛並掌機密。九月,追復太師魚遵等官,以禮改葬,子孫存者皆隨才擢敘。
張平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之地,壁壘三百餘,夷、夏十餘萬戶,拜置徵鎮,欲與燕、秦為敵國。冬,十月,平寇略秦境,秦王堅以晉公柳都督並、冀州諸軍事,加幷州牧,鎮蒲阪以御之。
十一月,癸酉,燕主俊自薊徙都鄴。
秦太后苟氏遊宣明臺,見東海公法之第門車馬輻湊,恐終不利於秦王堅,乃與李威謀,賜法死。堅與法訣於東堂,慟哭歐血;諡曰獻哀公,封其子陽為東海公,敷為清河公。
十二月,乙巳,燕主俊入鄴宮,大赦。復作銅雀臺。
以太常王彪之為左僕射。
秦王堅行至尚書,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以王猛代之。堅舉異才,修廢職,課農桑,恤困窮,禮百神,立學校,旌節義,繼絕世;秦民大悅。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歸政,帝不許。
初,馮鴦既以上黨來降,又附於張平,又自歸於燕,既而復叛燕。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評討之,不克。
秦王堅自將討張平,以鄧羌為前鋒督護,帥騎五千,軍於汾上;平使養子蠔御之。蠔多力趫捷,能曳牛卻走;城無高下,皆可超越。與羌相持旬餘,莫能相勝。三月,堅至銅壁,平盡眾出戰,蠔單馬大呼,出入秦陳者四、五。堅募人生致之,鷹揚將軍呂光刺蠔,中之,鄧羌擒蠔以獻,平眾大潰。平懼,請降。堅拜平右將軍,以蠔為虎賁中郎將。蠔,本姓弓,上黨人也,堅寵待甚厚,常置左右。秦人稱鄧羌、張蠔皆萬人敵。光,婆樓之子也。堅徙張平部民三千餘戶於長安。
甲戌,燕主俊遣領軍將軍慕輿根,將兵助司徒評攻馮鴦。根欲急攻之,評曰:“鴦壁堅,不如緩之。”根曰:“不然。公至城下經月,未嘗交鋒。賊謂國家力止於此,遂相固結,冀幸萬一。今根兵初至,形勢方振,賊眾恐懼,皆有離心,計慮未定,從而攻之,無不克者。”遂急攻之。鴦與其黨果相猜忌,鴦奔野王依呂護,其黨盡降。
夏,四月,秦王堅如雍,祠五畤;六月,如河東,祀后土。
秋,八月,豫州刺史謝弈卒。弈,安之兄也。司徒昱以建武將軍桓雲代之。雲,溫之弟也。訪於僕射王彪之。彪之曰:“雲非不才,然溫居上流,已割天下之半,其弟復處西籓;兵權萃於一門,非深根固蒂之宜。人才非可豫量,但當令不與殿下作異者耳。”昱頷之曰:“君言是也。”壬申,以吳興太守謝萬為西中郎將,監司、豫、冀、並四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王羲之與桓溫箋曰:“謝萬才流經通,使之處廊廟,固是後來之秀。今以之俯順荒餘,近是違才易務矣。”又遺萬書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碎,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當隨事行藏耳。願君每與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則盡善矣。”萬不能用。
徐、兗二州刺史荀羨有疾,以御史中丞郗曇為羨軍司。曇,鑑之子也。九月,庚辰,秦王堅還長安,以太尉侯守尚書令。於是秦大旱。堅減膳徹樂,命后妃以下悉去羅紈;開山澤之利,公私共之,息兵養民,旱不為災。
王猛日親倖用事,宗親勳舊多疾之。特進、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關中,謂猛曰:“吾輩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將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於長安城門,不然,吾不處世!”猛以白堅。堅曰:“必殺此老氐,然後百寮可肅。”會世入言事,與猛爭論于堅前,世欲起擊猛。堅怒,斬之。於是群臣見猛皆屏息。
趙之亡也,其將張平、李歷、高昌皆遣使降燕,已而降晉,又降秦,各受爵位,欲中立以自固。燕主俊使司徒評討張平於幷州,司空陽騖討高昌於東燕,樂安王臧討李歷於濮。陽騖攻昌別將於黎陽,不拔。歷奔滎陽,其眾皆降。幷州壁壘百餘降於燕,俊以右僕射悅綰為幷州刺史以撫之。平所署徵西將軍諸葛驤等帥壁壘百三十八降於燕,俊皆復其官爵。平帥眾三千奔平陽,復請降於燕。
冬,十月,泰山太守諸葛攸攻燕東郡,入武陽,燕主俊遣大司馬恪統陽騖及樂安王臧之兵以擊之。攸敗走,還泰山,恪遂渡河,略地河南,分置守宰。
燕主俊欲經營秦、晉,十二月,令州郡校實見丁,戶留一丁,餘悉發為兵,欲使步卒滿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