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叛臣。”遂自殺。
以司空鄭衝為司徒,左僕射盧毓為司空。毓固讓驃騎將軍王昶、光祿大夫王觀、司隸校尉琅邪王祥,詔不許。祥性至孝,繼母硃氏遇之無道,祥愈恭謹。硃氏子覽,年數歲,每見祥被楚撻,輒涕泣抱持母;母以非理使祥,覽輒與祥俱往。及長,娶妻,母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母患之,為之少止。祥漸有時譽,母深疾之,密使鴆祥。覽知之,徑起取酒,祥爭而不與,母遽奪反之。自後,母賜祥饌,覽輒先嚐。母懼覽致斃,遂止。漢末遭亂,祥隱居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毀瘁,杖而後起。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委以州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十一月,吳孫糹林遷大將軍。糹林負貴倨傲,多行無禮。峻從弟憲嘗與誅諸葛恪,峻厚遇之,官至右將軍、無難督,平九官事。糹林遇憲薄於峻時,憲怒,與將軍王惇謀殺糹林。事洩,糹林殺惇,憲服藥死。
高貴鄉公下甘露二年(丁丑,公元二五七年)
春,三月,大梁成侯盧毓卒。
夏,四月,吳主臨正殿,大赦,始親政事。孫糹林表奏,多見難問,又科兵子弟十八已下,十五以上三千餘人,選大將子弟年少有勇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