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2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彼則併力死戰,楚兵剽銳,未易當也。”孝恭不從,留靖守營,自帥銳師出戰,果敗走,趣南岸。銑眾委舟收掠軍資,人皆負重,靖見其眾亂,縱兵奮擊,大破之,乘勝直抵江陵,入其外郭。又攻水城,拔之,大獲舟艦,李靖使孝恭盡散之江中。諸將皆曰:“破敵所獲,當藉其用,奈何棄以資敵?”靖曰:“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兵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而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銑援兵見舟艦,果疑不進。其交州總管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松等將朝江陵,聞銑敗,悉詣孝恭降。

孝恭勒兵圍江陵,銑內外阻絕,問策於中書侍郎岑文字,文字勸銑降。銑乃謂群下曰:“天不祚梁,不可復支矣。若必待力屈,則百姓蒙患,奈何以我一人之故,陷百姓於塗炭乎!”乙巳,銑以太牢告於太廟,下令開門出降,守城者皆哭。銑帥群臣緦縗布幘詣軍門,曰:“當死者唯銑耳,百姓無罪,願不殺掠。”孝恭入據其城,諸將欲大掠,岑文字說孝恭曰:“江南之民,自隋末以來,困於虐政,重以群雄虎爭,今之存者,皆鋒鏑之餘,跂踵延頸以望真主,是以蕭氏君臣、江陵父老決計歸命,庶幾有所息肩。今若縱兵俘掠,使士民失望,恐自此以南,無復向化之心矣!”孝恭稱善,遽禁止之。諸將又言:“梁之將帥與官軍拒鬥死者,其罪既深,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李靖曰:“王者之師,宜使義聲先路。彼為其主鬥死,乃忠臣也,豈可同叛逆之科籍其家乎!”於是城中安堵,秋毫無犯。南方州縣聞之,皆望風款附。銑降數日,援兵至者十餘萬,聞江陵不守,皆釋甲而降。

孝恭送銑於長安,上數之。銑曰:“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銑無天命,故至此;若以為罪,無所逃死!”竟斬于都市。詔以孝恭為荊州總管;李靖為上柱國,賜爵永康縣公,仍使之安撫嶺南,得承製拜授。

先是,銑遣黃門侍郎江陵劉洎略地嶺表,得五十餘城,未還而銑敗,洎以所得城來降;除南康州都督府長史。

戊申,徐圓朗昌州治中劉善行以須昌來降。

庚戌,詔陝東道大行臺尚書省自令、僕至郎中、主事,品秩皆與京師同,而員數差少,山東行臺及總管府、諸州並隸焉。其益州、襄州、山東、淮南、河北等道令、僕以下,各降京師一等,員數又減焉。行臺尚書令得承製補署。其秦王、齊王府官之外,各置左右六護軍府,及左右親事帳內府。

閏月,乙卯,上幸稷州;己未,幸武功舊墅;壬戌,獵於好畤;乙丑,獵於九嵕;丁卯,獵於仲山;戊辰,獵於清水谷,遂幸三原;辛未,幸周氏陂;壬申,還長安。

十一月,甲申,上祀圜丘。

杜伏威使其將王雄誕擊李子通,子通以精兵守獨松嶺。雄誕遣其裨將陳當將千餘人,乘高據險以逼之,多張旗幟,夜則縛炬火於樹,佈滿山澤。子通懼,燒營走保杭州;雄誕追擊之,又敗之於城下。庚寅,子通窮蹙請降。伏威執子通並其左僕射樂伯通送長安;上釋之。

先是,汪華據黟、歙,稱王十餘年。雄誕還軍擊之,華拒之於新安洞口,甲兵甚銳。雄誕伏精兵于山谷,帥羸弱數千犯其陳,戰才合,陽不勝,走還營;華進攻之,不能克,會日暮,引還,伏兵已據其洞口,華不得入,窘迫請降。

聞人遂安據崑山,無民屬,伏威使雄誕擊之。雄誕以崑山險隘,難以力勝,乃單騎造其城下,陳國威靈,示以禍福。遂安感悅,帥諸將出降。於是伏威盡有淮南、江東之地,南至嶺,東距海。雄誕以功除歙州總管,賜爵宜春郡公。

壬辰,林州總管劉旻擊劉屳成,大破之。屳成僅以身免,部落皆降。

李靖度嶺,遣使分道招撫諸州,所至皆下。蕭銑桂州總管李襲志帥所部諸州來降,趙郡王孝恭即以襲志為桂州總管,明年入朝。以李靖為嶺南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引兵下九十六州,得戶六十餘萬。

壬寅,劉黑闥陷定州,執總管李玄通,黑闥愛其才,欲以為大將,玄通不可。故吏有以酒肉饋之者,玄通曰:“諸君哀吾幽辱,幸以酒肉來相開慰,當為諸君一醉。”酒酣,謂守者曰:“吾能劍舞,願假吾刀。”守者與之,玄通舞竟,太息曰:“大丈夫受國厚恩,鎮撫方面,不能保全所守,亦何面目視息世間哉!”即引刀自刺,潰腹而死。上聞,為之流涕,拜其子伏護為大將。

庚戌,杞人周文舉殺刺史王文矩,以城應徐圓朗。

幽州大飢,高開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