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幸滻東,耕籍田。
己丑,赦天下;改元太極。
乙未,上御安福門,宴突厥楊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會上傳位,婚竟不成。以左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二月,辛酉,廢右御史臺。
蒲州刺史蕭至忠自託於太平公主,公主引為刑部尚書。華州長史蔣欽緒,其妹夫也,謂之曰:“如子之才,何憂不達!勿為非分妄求。”至忠不應。欽緒退,嘆曰:“九代卿族,一舉滅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嘗自公主第門出,遇宋璟,璟曰:“非所望於蕭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馬而去。
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幽州二十餘年,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與燕州刺史李�邢叮�毀之於劉幽求,幽求薦左羽林將軍孫佺代之。三月,丁丑,以佺為幽州大都督,徙訥為幷州長史。
夏,五月,益州獠反。
戊寅,上祭北郊。
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六月,丁未,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
上以節愍太子之亂,岑羲有保護之功,癸丑,以羲為侍中。
庚申,幽州大都督孫佺與奚酋李大酺戰於冷陘,全軍覆沒。是時,佺帥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發兵二萬、騎八千,分為三軍,以襲奚、契丹。將軍烏可利諫曰:“道險而天熱,懸軍遠襲,往必敗。”佺曰:薛訥在邊積年,竟不能為國家復營州。今乘其無備,往必有功。“使楷洛將騎四千前驅,遇奚騎八千,楷洛戰不利。佺怯懦,不敢救,引軍欲還,虜乘之,唐兵大敗。佺阻山為方陳以自固,大酺使謂佺曰:”朝廷既與我和親,今大軍何為而來?“佺曰:”吾奉敕來招慰耳。楷洛不稟節度,輒與汝戰,請斬以謝。“大酺曰:”若然,國信安在?“佺悉斂軍中帛,得萬餘段,並紫袍、金帶、魚袋以贈之。大酺曰:”請將軍南還,勿相驚擾。“將士懼,無復部伍,虜追擊之,士卒皆潰。佺、以悌為虜所擒,獻於突厥,默啜皆殺之;楷洛、可利脫歸。
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經軒轅入太微,至於大角。
有相者謂同中書門下三品竇懷貞曰:“公有刑厄。”懷貞懼,請解官為安國寺奴;敕聽解官。乙亥,復以懷貞為左僕射兼御史大夫、平章軍國重事。
太平公主使術者言於上曰:“彗所以除舊佈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變,皇太子當為天子。”上曰:“傳德避災,吾志決矣!”太平公主及其黨皆力諫,以為不可。上曰:“中宗之時,群奸用事,天變屢臻。朕時請中宗擇賢子立之以應災異,中宗不悅,朕憂恐,數日不食。豈可在彼則能勸之,在己則不能邪!”太子聞之,馳入見,自投於地,叩頭請曰:“臣以微功,不次為嗣,懼不克堪,未審陛下遽以大位傳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災,故以授汝,轉禍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辭。上曰:“汝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後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壬辰,制傳位於太子,太子上表固辭。太平公主勸上雖傳位,猶宜自總大政。上乃謂太子曰:“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禪禹,猶親巡狩。聯雖傳位,豈忘家國?其軍國大事,當兼省之。“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於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於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決於上皇,餘皆決於皇帝。
壬寅,上大聖天后尊號曰聖帝天后。
甲辰,赦天下,改元。
乙巳,於漠州北置渤海軍,恆、定州境置恆陽軍,媯、蔚州境置懷柔軍,屯兵五萬。
丙午,立妃王氏為皇后,以後父仁皎為太僕卿。仁皎,下邽人也。戊申,立皇子許昌王嗣直為郯王,真定王嗣謙為郢王。
以劉幽求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湜為檢校中書令。
初,河內王琚預於王同皎之謀,亡命,傭書於江都。上之為太子也,琚還長安,選補諸暨主簿,過謝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視,宦者曰:“殿下在簾內。”琚曰:“何謂殿下?當今獨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見,與語,琚曰:“韋庶人弒逆,人心不服,誅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兇猾無比,大臣多為之用,琚竊憂之。”太子引與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傷主上之意,不言為患日深,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異於匹夫,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