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常謙光奏吐蕃寇鳴沙,首尾四十里。郭子儀遣兵馬使渾���癖�邇Ь攘櫓藎�右親越��燎熘藎�磐羅�耍�嘶埂�
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杜鴻漸以疾辭位,壬申,許之;乙亥,薨。鴻漸病甚,令僧削髮,遺令為塔以葬。
丙子,以左僕射裴冕同平章事。初,元載為新平尉,冕嘗薦之,故載舉以為相,亦利其老病易制。受命之際,蹈舞仆地,載趨而扶之,代為謝詞。十二月,戊戌,冕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大曆五年(庚戌,公元七七零年)
春,正月,己巳,羌奠白對蓬等各帥部落內屬。
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左監門衛大將軍兼神策軍使、內侍監魚朝恩,專典禁兵,寵任無比,上常與議軍國事,勢傾朝野。朝恩好於廣座恣談時政,陵侮宰相,元載雖強辯,亦拱默不敢應。
神策都虞候劉希暹,都知兵馬使王駕鶴,皆有寵於朝恩;希暹說朝恩於北軍置獄,使坊市惡少年羅告富室,誣以罪惡,捕系地牢,訊掠取服,籍沒其家資入軍,並分賞告捕者;地在禁密,人莫敢言。朝恩每奏事,以必允為期;朝廷政事有不豫者,輒怒曰:“天下事有不由我者邪!”上聞之,由是不懌。
朝恩養子令徽尚幼,為內給使,衣綠,與同列忿爭,歸告朝恩。朝恩明日見上曰:“臣子官卑,為儕輩所陵,乞賜之紫衣。”上未應,有司已執紫衣於前,令徽服之,拜謝。上強笑曰:“兒服紫,大宜稱。”心愈不平。
元載測知上指,乘間奏朝恩專恣不軌,請除之。上亦知天下共怨怒,遂令載為方略。朝恩每入殿,常使射生將周皓將百人自衛,又使其黨陝州節度使皇甫溫握兵於外以為援;載皆以重賂結之,故朝恩陰謀密語,上一一聞之,而朝恩不之覺也。
辛卯,載為上謀,徙李抱玉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以溫為鳳翔節度使,外重其權,實內溫以自助也。載又請割郿、虢、寶雞、鄠、盩厔隸抱玉,興平、武功、天興、扶風隸神策軍,朝恩喜於得地,殊不以載為虞,驕橫如故。
壬辰,加河南尹張延賞為東京留守;罷河南等道副元帥,以其兵屬留守。延賞,嘉貞之子也。
二月,戊戌,李抱玉徙鎮盩厔,軍士憤怒,大掠鳳翔坊市,數日乃定。
劉希暹頗覺上意異,以告魚朝恩,朝恩始疑懼。然上每見之,恩禮益隆,朝恩亦以此自安。皇甫溫至京師,元載留之未遣,因與溫及周皓密謀誅朝恩。既定計,載白上。上曰:“善圖之,勿反受禍!”
三月,癸酉,寒食,上置酒宴貴近於禁中,載守中書省。宴罷,朝恩將還營,上留之議事,因責其異圖。朝恩自辯,語頗悖慢,皓與左右擒而縊殺之,外無知者。上下詔,罷朝恩觀軍容等使,內侍監如故。詐雲“朝恩受詔乃自縊”,以屍還其家,賜錢六百萬以葬。
丁丑,加劉希暹、王駕鶴御史中丞,以慰安北軍之心。丙戌,赦京畿繫囚,命盡釋朝恩黨與,且曰:“北軍將士,皆聯爪牙,並宜仍舊。朕今親御禁旅,勿有憂懼。”
己丑,罷度支使及關內等道轉運、常平、鹽鐵使,其度支事委宰相領之。敕皇甫溫還鎮於陝。
元載既誅魚朝恩,上寵任益厚,載遂志氣驕溢;每眾中大言,自謂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弄權舞智,政以賄成,僭侈無度。吏部侍郎楊綰,典選平允,性介直,不附載。嶺南節度使徐浩,貪而佞,傾南方珍貨以賂載。辛卯,載以綰為國子祭酒,引浩代之。浩,越州人也。載有丈人自宣州來,從載求官,載度其人不足任事,但贈河北一書而遣之。丈人不悅,行至幽州,私發書視之,書無一言,惟署名而已。丈人大怒,不得已試謁院僚,判官聞有載書,大驚,立白節度使,遣大校以箱受書,館之上舍,留宴數日,辭去,贈絹千匹。其威權動人如此。
夏,四月,庚子,湖南兵馬使臧玠殺觀察使崔灌;澧州刺史楊子琳起兵討之,取賂而還。
涇原節度使馬璘屢訴本鎮荒殘,無以贍軍,上諷李抱玉以鄭、潁二州讓之;乙巳,以璘兼鄭穎節度使。
庚申,王縉自太原入朝。
癸未,以左羽林大將軍辛京杲為湖南觀察使。
荊南節度使衛伯玉遭母喪,六月,戊戌,以殿中監王昂代之。伯玉諷大將楊鉥等拒昂留己;甲寅,詔起復伯玉鎮荊南如故。
秋,七月,京畿飢,米鬥千錢。
劉希暹內常自疑,有不遜語,王駕鶴以聞。九月,辛未,賜希暹死。
吐蕃寇永壽。
冬,十一月,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