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心既入朝,落部內徙,但惜秦州無所復恃耳。”承勳與諸將相顧默然。明日,諸將言於承勳曰:“明公首開營田,置使府,擁萬兵,仰給度支,將士無戰守之勞,有耕市之利。若從延心之謀,則西陲無事,朝廷必罷使府,省戍兵,還以秦州隸鳳翔,吾屬無所復望矣。”承勳以為然,即奏延心為河、渭都遊奕使,使統其眾居之。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鄭朗以疾辭位。壬申,以朗為太子太師。
上晚節頗好神仙,遣中使迎道士軒轅集於羅浮山。
王端章冊立回鶻可汗,道為黑車子所塞,不至而還。辛卯,貶端章賀州司馬。
十一月,壬寅,以成德軍留後王紹懿為節度使。
十二月,蕭鄴罷判度支。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十二年(戌寅,公元八五八年)
春,正月,以康王傅、分司王式為安南都護、經略使。式有才略,至交趾,樹芀木為柵,可支數十年。深塹其外,洩城中水,塹外植竹,寇不能冒。選教士卒甚銳。頃之,南蠻大至,屯錦田步,去交趾半日程。式意思安閒,遣譯逾之,中其要害,蠻一夕引去,遣人謝曰:“我自執叛獠耳,非為寇也。”安南都校羅行恭,久專府政,麾下精兵二千,都護中軍才羸兵數百。式至,杖其背,黜於邊徼。
初,戶部侍郎、判度支劉�彖為翰林學士,上器重之。時為河東節度使。手詔徵入朝,�彖奏發河東,外人始知之。戊午,以�彖同平章事。�彖,仁軌之五世孫也。�彖與崔慎由議政於上前,慎由曰:“惟當甄別品流,上酬萬一。”�彖曰:“昔王夷甫祖尚浮華,妄分流品,致中原丘虛。今盛明之朝,當循名責實,使百官各稱其職;而遽以品流為先,臣未知致理之日。”慎由無以對。軒轅集至長安,上召入禁中,問曰:“長生可學乎?”對曰:“王者屏欲而崇德,則自然受天遐福,何處更求長生?”留數月,堅求還山,乃遣之。
二月,甲子朔,罷公卿朝拜光陵及忌日行香,悉移宮人於諸陵。
戊辰,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慎由為東川節度使。
上欲御樓肆赦,令狐綯曰:“御樓所費甚廣,事須有名,且赦不可數。”上不悅,曰:“遣朕於何得名!”慎由曰:“陛下未建儲宮,四海屬望。若舉此禮,雖郊祀亦可,況於御樓!”時上餌方士藥,已覺躁渴,而外人未知,疑忌方深,聞之,俯首不復言。旬日,慎由罷相。
勃海王彝震卒。癸未,立其弟虔晃為勃海王。
夏,四月,以右街使、附馬都尉劉異為邠寧節度使。異尚安平公主,上妹也。
庚子,嶺南都將王令寰作亂,囚節度使楊發。發,蘇州人也。
戊申,以兵部侍郎、鹽鐵轉運使夏侯孜同平章事。
五月,丙寅,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劉�彖薨。�彖病篤,猶手疏論事,上皆惜之。
以右金吾大將軍李燧為嶺南節度使,已命中使賜之節,給事中蕭亻放封還制書。上方奏樂,不暇別召中使,使優人追之,節及燧門而返。亻放,俛之從父弟也。辛巳,以涇原節度使李承勳為嶺南節度使,發鄰道兵討亂者,平之。
是日,湖南軍亂,都將石載順等逐觀察使韓悰,殺都押牙王桂直。琮待將士不以禮,故及於難。
六月,丙申,江西軍亂,都將毛鶴逐觀察使鄭憲。
初,安南都護李涿為政貪暴,強市蠻中馬牛,一頭止與鹽一斗。又殺蠻酋杜存誠。群蠻怨怒,導南詔侵盜邊境。峰州有林西原,舊有防冬兵六千,其旁七綰洞蠻,其酋長曰李由獨,常助中國戍守,輸租賦。知峰州者言於涿,請罷戍兵,專委由獨防遏。於是由獨勢孤,不能自立,南詔拓東節度使以書誘之,以甥妻其子,補拓東押牙,由獨遂帥其眾臣於南詔。自是安南始有蠻患。是月,蠻寇安南。
秋,七月,丙寅,宣州都將康全泰作亂,逐觀察使鄭薰。薰奔揚州。
丁卯,右補闕內供奉張潛上疏,以為:“籓府代移之際,皆奏倉庫蓄積之數,以羨餘多為課績,朝廷亦因而甄獎。竊惟籓府財賦,所出有常,苟非賦斂過差,及停廢將士,減削衣糧,則羨餘何從而致!比來南方諸鎮數有不寧,皆此故也。一朝有變,所蓄之財悉遭剽掠。又發兵致討,費用百倍,然則朝廷竟有何利!乞自今籓府長吏,不增賦斂,不減糧賜,獨節遊宴,省浮費,能致羨餘者,然後賞之。”上嘉納之。容管奏都虞候來正謀叛,經略使宋涯捕斬之。初,忠武軍精兵皆以黃冒首,號黃頭軍。李承勳以百人定嶺南,宋涯使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