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夏侯孜曰:“王式才有餘,不日告捷矣。”孜與式書曰:“公專以執裘甫為事,軍須細大,此期悉力。”故式所奏求無不從,由是能成其功。
衛王灌薨。
九月,白敏中五上表辭位,辛亥,以敏中為司徒、中書令。
癸酉,右拾遺句容劉鄴上言:“李德裕父子為相,有聲跡功效,竄逐以來,血屬將盡,生涯已空,宜賜哀閔,贈以一官。”冬,十月,丁亥,敕復李德裕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左僕射。
乙亥,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以戶部尚書、判度支畢諴為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安南都護李鄠復取播州。
十一月,丁丑,上祀圓丘;赦,改元。
十二月,戊申,安南土蠻引南詔兵合三萬餘人乘虛攻交趾,陷之。都護李鄠與監軍奔武州。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上鹹通二年(辛巳,公元八六一年)
春,正月,詔發邕管及鄰道兵救安南,擊南蠻。
二月,以中書令白敏中兼中書令,充鳳翔節度使;以左僕射、判度支杜悰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一日,兩樞密使詣中書,宣徽使楊公慶繼至,獨揖悰受宣,三相起,避之西軒。公慶出斜封文書以授悰,發之,乃宣宗大漸時宦官請鄆王監國奏也,且曰:“當時宰相無名者,當以反法處之。”悰反覆讀良久,曰:“聖主登極,萬方欣戴。今日此文書,非臣下所宜窺。”復封以授公慶,曰:“主上欲罪宰相,當於延英面示聖旨,明行誅譴。”公慶去,悰復與兩樞密坐,謂曰:“內外之臣,事猶一體,宰相、樞密共參國政。今主上新踐祚,未熟萬機,資內外裨補,固當以仁愛為先,刑殺為後,豈得遽贊成殺宰相事!若主上習以性成,則中尉、樞密權重禁闈,豈得不自憂乎!悰受恩六朝,所望致君堯、舜,不欲朝廷以愛憎行法。”兩樞密相顧默然,徐曰:“當具以公言白至尊,非公重德,無人及此。”慚悚而退。三相復來見悰,微請宣意,悰無言,三相惶怖,乞存家族,悰曰:“勿為他慮。”既而寂然,無復宣命。及延英開,上色甚悅。是時士大夫深疾宦官,事有小相涉,則眾共棄之,建州進士葉京嘗預宣武軍宴,識監軍之面;既而及第,在長安與同年出遊,遇之於塗,馬上相揖;因之謗議喧然,遂沉廢終身,其不相悅如此。
福王綰薨。
夏,六月,癸丑,以鹽州防禦使王寬為安南經略使,時李鄠自武州收集土軍,攻群蠻,復取安南,朝廷責其失守,貶儋州司戶。鄠初至安南,殺蠻酋杜守澄,其宗黨遂誘道群蠻陷交趾,朝廷以杜氏強盛,務在姑息,冀收其力用,乃贈守澄父存誠金吾將軍,再舉鄠殺守澄之罪,長流崖州。
秋,七月,南蠻攻邕州,陷之。先是,廣、桂、容三道共發兵三千人戍邕州,三年一代。經略使段文楚請以三道衣糧自募土軍以代之,朝廷許之,所募才得五百許人。文楚入為金吾將軍,經略使李蒙利其闕額衣糧以自入,悉罷遣三道戍卒,止以所募兵守左、右江,比舊什減七八,故蠻人乘虛入寇。時蒙已卒,經略使李弘源至鎮才十日,無兵以御之,城陷,弘源與監軍脫身奔蠻州,二十餘日,蠻去,乃還。弘源坐貶建州司戶。文楚時為殿中監,復以為邕管經略使,至鎮,城邑居人什不存一。文楚,秀實之孫也。
杜悰上言:“南詔向化七十年,蜀中寢兵無事,群蠻率服。今西川兵食單寡,未可輕與之絕,且應遣使弔祭,曉諭清平官等以新王名犯廟諱,故未行冊命,待其更名謝恩,然後遣使刪命,庶全大體。”上從之。命左司郎中孟穆為弔祭使。未發,會南詔寇帯�藎�ペ鯁涼兀�濾觳恍小�
冬,十月,以御史大夫鄭涯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十一月,加同平章事。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上鹹通三年(壬午,公元八六二年)
春,正月,庚寅朔,群臣上尊號曰睿文明聖孝德皇帝。赦天下。
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蔣伸同平章事,充河中節度使。
二月,棣王惴薨。
南詔復寇安南,經略使王寬數來告急,朝廷以前湖南觀察使蔡襲代之,仍發許、滑、徐、汴、荊、襄、潭、鄂等道兵各三萬人授襲以御之。兵勢既盛,蠻遂引去。邕管經略使段文楚坐變更舊制,左遷威衛將軍、分司。
左庶子蔡京,性貪虐多詐,時相以為有吏才,奏遣制置嶺南事。三月,京還,奏事稱旨,復以京權知太僕卿,充荊襄以南宣慰安撫使。
夏,四月,己亥朔,敕於兩街四寺各置戒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