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人聞之感泣。先是吳氏父子阻兵,禁人偶語於塗,夜不然燭,有以酒食相過從者罪死。度既視事,下令惟禁盜賊鬥殺,餘皆不問,往來者不限晝夜,蔡人始知有生民之樂。
甲申,詔韓弘、裴度條列平蔡將士功狀及蔡之將士降者,皆差第以聞。淮西州縣百姓,給復二年;近賊四州,免來年夏稅。官軍戰亡者,皆為收葬,給其家衣糧五年;其因戰傷殘廢者,勿停衣糧。
十一月,丙戌朔,上御興安門受俘,遂以吳元濟獻廟社,斬於獨柳之下。
初,淮西之人劫於李希烈、吳少誠之威虐,不能自拔,久而老者衰,幼者壯,安於悖逆,不復知有朝廷矣。自少誠以來,遣諸將出兵,皆不束以法制,聽各以便宜自戰,故人人得盡其才。韓全義之敗於溵水也,於其帳中得朝貴所與問訊書,少誠束而示眾曰:“此皆公卿屬全義書,雲破蔡州日,乞一將士妻女為婢妾。”由是眾皆憤怒,以死為賊用。雖居中士,其風俗獷戾,過於夷貊。故以三州之眾,舉天下之兵環而攻之,四年然後克之。官軍之攻元濟也,李師道募人通使於蔡,察其形勢,牙前虞候劉晏平應募,出汴、宋間,潛行至蔡。元濟大喜,厚禮而遣之。晏平還至鄆,師道屏人而問之,晏平曰:“元濟暴兵數萬於外,阽危如此,而日與僕妾遊戲博奕於內,晏然曾無憂色。以愚觀之,殆必亡,不久矣!”師道素倚淮西為援,聞之驚怒,尋誣以他過,杖殺之。
戊子,以李愬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賜爵涼國公;加韓弘兼侍中;李光顏、烏重胤等各遷官有差。
舊制,御史二人知驛。壬辰,詔以宦者為館驛使。左補闕裴潾諫曰:“內臣外事,職分各殊,切在塞侵官之源,絕出位之漸。事有不便,必戒於初;令或有妨,不必在大。”上不聽。
甲午,恩王連薨。
辛丑,以唐、隨兵馬使李祐為神武將軍,知軍事。
裴度以馬總為彰義留兵。癸丑,發蔡州。上封二劍以授梁守謙,使誅吳元濟舊將。度至郾城,遇之,復與俱入蔡州,量罪施刑,不盡如詔旨,仍上疏言之。
十二月,壬戌,賜裴度爵晉國公,復入知政事。以馬總為淮西節度使。
初,吐突承璀方貴寵用事,為淮南監軍。李啵��詼仁梗�願昭希�氤需�ハ嗑吹��飾闖⑾嗍А3需�椋��{為相。啵�苡苫鹿俳��敖�舫鱟媯�腫鰨�{泣下曰:“吾老安外鎮,宰相非吾任也!”戊寅,啵�輛┦Γ�羌玻�蝗爰��皇郵攏�俟俚矯牛�源遣患��
庚辰,貶淮西降將董重質為春州司戶。重質為吳元濟謀主,屢破官軍。上欲殺之,李愬奏先許重質以不死。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三年(戊戌,公元八一八年)
春,正月,乙酉朔,赦天下。
初,李師道謀逆命,判官高沐與同僚郭日戶、李公度屢諫之。判官李文會、孔目官林英素為師道所親信,涕泣言於師道曰:“文會等盡誠為尚書憂家事,反為高沐等所疾,尚書奈何不憂十二州之土地,以成沐等之功名乎!”師道由是疏沐等,出沐知萊州。會林英入奏事,令進奏吏密申師道雲:“沐潛輸款於朝廷。”文會從而構之,師道殺沐,並囚郭日戶,凡軍中勸師道效順者,文會皆指為高沐之黨而囚之。及淮西平,師道憂懼,不知所為。李公度及牙將李英曇因其懼而說之,使納質獻地以自贖。師道從之,遣使奉表,請使長子入侍,並獻沂、密、海三州。上許之。乙巳,遣左常侍李遜詣鄆州宣慰。
上命六軍修麟德殿。右龍武統軍張奉國、大將軍李文悅以外寇初平,營繕太多,白宰相,冀有論諫。裴度因奏事言之。上怒,二月,丁卯,以奉國為鴻臚卿,壬申,以文悅為右武衛大將軍,充威遠營使。於是浚龍首池,起承暉殿,土木浸興矣。
李愬奏請判官、大將以下官凡百五十員,上不悅,謂裴度曰:“李愬誠有奇功,然奏請過多。使如李晟、渾���趾穩繚眨 彼熗糝脅幌隆�
李啵�檀竅轡唬�煨紓�髒{為戶部尚書。以御史大夫李夷簡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初,渤海僖王言義卒,弟簡王明忠立,改元太始;一歲卒,從父仁秀立,改元建興。乙巳,遣使來告喪。
橫海節度使程權自以世襲滄景,與河朔三鎮無殊,內不自安。己酉,遣使上表,請舉族入朝,許之。橫海將士樂自擅,不聽權去,掌書記林蘊諭以禍福,權乃得出。詔以蘊為禮部員外郎。
裴度之在淮西也,布衣柏耆以策幹韓愈曰:“吳元濟既就擒,王承宗破膽矣,願得奉丞相書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