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國防軍海軍潛艇部隊的戰鬥經驗與反偵聽的技術也不可同日而語。大部分潛艇兵已經不再是當初從陸軍中抽調實習不久的新手,很多人都經歷多多次戰鬥,並與潛艇相伴多年的老魚了。而基本上所有的軍官都在潛艇學院進行培訓,畢業後才能回艇擔任職務,理論知識結合實戰經驗,指揮作戰素質水平,提高的不是一丁半點。
當年二戰德國潛艇兵發揮令人矚目的戰績,很多軍官當初都在一戰中擔任過潛艇兵,就是這個道理。德國潛艇兵僅僅是軍官和少部分老兵有著經驗,而華飛的潛艇部隊,可謂一艘艇上,怕有一半水兵都有著戰鬥經驗,戰鬥力與潛艇群的協調性可想而知。
一架架飛機從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機場起飛,與當年眾多飛機機腹下掛載著一枚笨重魚雷的魚雷機相比,這次魚雷機的比例很少,而且還是專門設計的魚雷攻擊機。大部分都是戰龍和翼龍二大飛機制造廠設計製造的新型海軍專用轟炸機——俯衝轟炸機。
海軍根據幾次海戰的經驗總結,對於海上攻擊機的作戰要求提出許多新的要求。魚雷機不僅速度慢,笨重,而且機動性差。在當初缺乏有效足夠防空火力的時代,還能發揮一定的戰鬥力。但是隨著各國海軍防空火力的急速發展,老式的魚雷機已經淪為防空兵最佳的射擊靶標,存活率大大降低。
而載彈量不大,速度快,靈活機動性高,又有一定航程,並採用俯衝攻擊戰術的飛機,不僅將會在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也將成為日後海軍航空兵的主力發展方向。這個方向的確定不僅有實戰的經驗支撐,飛機設計院等工程設計師,諸如馮如,王助,巴玉藻等人在和華飛討論後,更加堅定的思路與立場也有不小的關係。
後來陸軍根據海軍的俯衝轟炸機思路改進的復仇者全金屬俯衝轟炸機試驗機,就是由此而來。只是陸軍因為使用了全金屬設計,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飛機的效能還不是十分突出。但海軍則依舊採用了金屬木質混合結構,在承受力的重點部位加大了金屬的比例,所以效能勉強過得去,得到了海軍航空兵的基本要求。
303 尖彈頭,殺!
尼古拉特斯拉雖然身為科學史上的怪才。創造出無數連百年後的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和實現的科學實驗。而尼古拉特斯拉研究小組正是一群最頂尖的科學青年,追隨在他身邊擔當助手,學習最頂尖的科學技術人才。這個研究小組不僅對於雷達的研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對尼古拉許多的實驗及手記展開分類篩選記錄研究工作,對於一些實用性很強的研究,則預先展開實驗,例如,無線通訊遙控,自動電腦裝置,飛彈導航,太陽能裝置,電磁學等領域的研究,而諸如一些匪夷所思的設想,例如死光,機器人,電磁射頻武器等等,則排在長遠未來科學研究的計劃表上,幾十年之內,別想有多大的成果。這些都是華飛親筆從小組的最終報告上圈選的,雖然他不知道這些技術的原理,雖然他不知道尼古拉是如何天才地知道如此多的技術。雖然他不知道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最終能不能給他搗鼓出來,但是華飛卻明白他圈出的這些東西的實用性。尤其是電腦,飛彈導航,太陽能等,可是未來幾十年的高科技巔峰熱門科目啊!
不過限於材料技術和製造工藝的制約,現在的雷達還非常原始龐大,且在陰雨天的效果極差,很容易受到干擾。而對海面的雷達偵察,還會受到海浪浪高的影響,弊端不可謂不多。但即使是這最原始的雷達,在當今世界上來說,已算是極端先進的高科技武器了。
也怪日本人背時,這天,冬日,清空萬里,海上沒有一點風浪,整個大海一望無垠,海天一線,海鷗連群,景色煞是優美。在日本人來說,這麼安靜的環境還非常有利於水下偵聽,監測對方的潛艇位置。但是他們不知道,在通往死亡的路上,無數條海狼正在守株待兔,發動機停機處於半潛水狀態,別說偵聽,即使是有雷達的輔助。恐怕也發現不了這些海狼的存在身影。
日本人也知道他們這次的護航行動極為重要,他們共使用了超過一百艘各種型別的運輸艦與客輪,裝載了十多萬陸軍南下支援臺灣。為了保護這些士兵,日本的海軍聯合艦隊幾乎傾巢出動,不僅出動了一大半的主力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還出動數量眾多的防護巡洋艦和驅逐艦,其中這幾年日本新近服役的驅逐艦大都排水量上千噸,具有很強的綜合戰鬥能力和反潛能力,被世界著名海軍刊物譽為世界上第一款綜合戰力最強的驅逐艦,讓中國的最新款海風級驅逐艦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綜合戰力上都相形見絀。
此外,日軍還出動了他們海軍目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