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至今,上下五千年矣!
自始祖軒轅黃帝一下,降至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禮儀之邦、文明之邦譽滿天下,我華夏族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代有英烈子孫,世有賢明之臣,繼承軒轅始祖遺風,開疆拓土,護我華夏,教化萬民,萬流歸宗,始有今日之四萬萬人民、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
今有島夷小丑,不自量力,自取毀滅之道,犯我華夏領土,殺我無辜人民,掠我資財,犯下滔天罪行,人神共憤!
民等不才,願起誓於我始祖座前,團結同志,帶領人民,奮起抗爭,拼盡一腔熱血,消滅侵略者,救萬民於水火,還神州以安寧!
待他日掃平狼煙,民當親來橋山,祭告我始祖軒轅黃帝。
跪拜誠禱,願我始祖佑之!
鞝饗!“
讀完祭文,劉一民率眾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第一六六章 陝北的油田
離開黃帝陵後,隊伍不再停留,過富縣、甘泉,一直到達延安,與紅二十七軍軍部會合。
清晨的太陽照在延河上,河水波紋盪漾,綢緞一樣,金光閃閃。
劉一民在劉志丹的陪同下,一大早就來到了延河邊,兩個人邊散步邊交談。
現在的劉志丹氣色很好,看上去既樸實又精悍。
由於在天水戰役前,劉一民採取果斷措施,以陝西省軍區名義下達命令,將紅26軍、27軍合併為紅27軍,任命劉志丹為軍長兼政委,統一了指揮權,結束了部隊內部的爭執,加上經歷了與獨三師一起阻擊晉綏軍戰鬥的洗禮,紅27軍現在的戰鬥力明顯上升,內部也比較團結。所以,現在的劉志丹心情非常愉快,跟在劉一民身邊漫步。
寶塔山、延河水,曾經是多少人心中的夢。而今,由於自己的到來,佔了西安,中央不可能再搬來延安了,這歷史上曾經輝煌無比的延安精神怕是要改成西安精神了。也不知道這個變動是好是壞,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紅軍上下恐怕沒一個人願意放棄漢中、西安這些膏腴之地。
走到延河邊,捧水洗了把臉,。又喝了口延河水,劉一民才覺得心裡的憂思減去了幾分。既然歷史已經改變,那再多改變一點又有何妨?延安精神的實質就是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只要牢記這兩條,天下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
劉志丹跟在劉一民身後,見這個。年輕的軍團長一直不說話,不知道心裡想什麼呢,就說:“司令員,這延安城別稱延州,又叫膚施,歷史非常悠久。我聽同志們說你去祭黃帝陵了,還寫了篇很有氣勢的祭文,傳說黃帝就在延安住過。延安一名得自於隋代,主要是因為這裡是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人們都盼望邊境安寧,才叫延安的。過去軍事家把這裡叫三秦鎖鑰、五路襟喉,說的就是延安戰略地位重要。吳起、蒙恬、范仲淹、沈括、韓琦等許多名將、名臣在此大展文韜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悲壯史劇。”
劉一民心想,你還不知道原來。歷史上這裡是中國政府的搖籃呢!
劉志丹見劉一民不說話,以為他正在聽自己介紹,。就用手一指,接著說道:“司令員,你看,這延安城被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環抱,延河與汾川河在這裡交匯,實在是一塊寶地。”
劉一民點點頭,問道:“老劉,現在麥子熟了,你問過老。鄉沒有,夏收情況怎麼樣?”
劉志丹見司令員關心收成,知道這司令員不但。胸羅萬有,而且是個實幹家,就說:“這陝北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四季分明,土層深厚,適於作物生長,唯一缺憾就是容易乾旱。今年氣候不錯,小麥長勢喜人,就是我們屯墾種植的秋莊稼也看得人滿心歡喜。不過,這陝北地涼,麥子才熟,還沒開始動鐮呢!”
劉一民想了想,。交待劉志丹:“麥收的時候,動員所有部隊和工作隊幹部幫助老鄉搶收,顆粒歸倉。要抓緊,萬一下雨了,麥子就漚了,那我們就要餓肚子了。”
劉志丹點頭應允,然後就請劉一民回去吃早飯。
早餐是小米粥、饃、窩窩頭和山野菜,小米粥裡面還有紅棗、紅豆,很好喝。
劉一民知道這是陝北同志們費心思弄來的,特別是紅棗,儲存到這個時候應該很貴了,就對劉志丹說麻煩同志們了,以後別這麼麻煩,和戰士們吃一樣的飯,不要搞特殊。
劉志丹笑笑說:“這都是延安地面上出產的,不麻煩的。要是想在這裡吃大米那才是麻煩。戰士們也是小米粥,不過沒有紅棗和紅豆。主要考慮文工團女同志多,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