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1 / 4)

氣憤不下,閻錫山在抵達太原的第二天,就約見朱老總。

“玉階兄啊,你們這麼做好像過分了吧?軍工廠裝置搬走也就算了,怎麼連民用工廠的裝置都搬走了啊?這不是把太原弄成空城了麼?”

聽著閻錫山氣憤莫名的話,朱老總心裡好笑,但還是認真地說:“閻長官,請不要誤會,我們是搬了一點電廠的裝置,但只是很少一部分,其它的都被日軍運到平津去了。教導師炸燬的火車上,就有一個車皮拉的是工廠裝置,可惜都被損壞了。教導師長劉一民報告說,他本來想利用軍工廠抓緊生產一點彈藥,補充部隊的。可惜佔領太原後才發現,機器都被日軍運走了。據一名翻譯交待,日軍是把這些裝置運到平津,再轉運到瀋陽,與張學良原來的兵工廠合併,擴大瀋陽兵工廠的規模。日軍計劃以後在華作戰的武器彈藥,60%都要在瀋陽兵工廠生產了。民用裝置則運到平津設廠,日軍認為那裡是後方,相對安全。”

閻錫山眼一翻,心裡想,我老漢要是相信你們的鬼話才怪呢。日軍佔領太原才幾天,運彈藥輜重都運不過來,哪裡能有時間和精力去運裝置。就說:“玉階兄,八路軍收復太原是大功一件,可是搬空太原是不對的,是對不起山西人的。你那個叫劉一民的師長,搞這一套很在行,原來就敲詐過我老漢。我想,這次怕是還是他的傑作。我真想不明白,你們共產黨人口口聲聲為國為民、兩袖清風,怎麼就會有這樣一個一心弄錢的幹部?我老漢好心寒啊!”

朱老總心裡想,要不是我們收復太原,這些東西豈不是要為日軍侵略中國生產物資和彈藥麼?你早幹什麼去了,現在想起來心疼了?晚了!

想歸想,朱老總還是和顏悅色地說:“閻長官對劉師長誤會了。對了,他就在晉祠,要不讓他來見見閻長官,當面向你彙報一下?”

閻錫山心裡把劉一民恨的要死,本不想見他,但轉念一想,這個劉一民不是個簡單人物,見見也行,看他能怎麼說。

於是,劉一民就奉令來到了閻長官的第二戰區司令部。

一見劉一民,閻錫山心裡大為吃驚,這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後生,星眉朗目,面如冠玉,特別是那一雙黑寶石一樣眸子,深如潭水,根本就見不到底。

閻錫山心裡感嘆,這明明是一個風度翩翩、氣質超群的濁世佳公子,哪裡會是一個動輒成千上萬地殺戮敵人的名將麼!

再細一打量,這劉一民站在那裡,不卑不亢地,渾身自然散發出一種淵停嶽峙的氣度,泊泊然,淡淡然,讓人在生出一種仰之彌高的感覺的同時,還有一種清風明月、願意親近的感覺。閻錫山心裡暗道邪門,這種人物怎麼會去當了共產黨,要是在山西,在自己手下該多好。兩個人一個負總責,發展經濟,一個統帥部隊,保境安民,該多好麼?

第二一二章 晉祠(五)

就在閻錫山打量劉一民的時候,劉一民也在打量閻錫山。這老漢,竟然和後世電視劇裡的形象一摸一樣,要是不穿軍裝、再騎上一頭毛驢的話,活脫脫一個外表憨厚、內心精明的五臺老農。

再想想歷史上閻錫山每逢關鍵時刻的表現,就覺得閻錫山雖然飽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一肚子“中”的哲學和各種理論,但終究沒有擺脫農業文明傳統意識那種小農侷限的窠臼。因此,武昌起義他擁護,袁世凱復闢他也通電擁護;打蔣介石,也打張學良;日本鬼子來了,他抗日,見抗日太艱難,就尋找與日妥協;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與人民為敵,太原解放前夕,竟然拋棄部下,連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都拋下了,跑到臺灣製造什麼太原五百完人的神話。

想著想著,心思就跑了,忽然就想啊,這老漢一生都在賭博,只不過最後賭輸了。要是這老漢能早日覺醒,意識到他那一套不行,老老實實地發展實業,說不定還真的值得史書大寫特寫呢!

閻錫山見劉一民盯著自己,嘴角蕩起一絲笑意,還以為劉一民初見自己,用笑意表示友好呢!就說:“劉師長,見了老漢何故發笑啊?”

劉一民一聽閻錫山說話,忙收了一下心思,說道:“閻長官,我在想啊,當年中山先生給你手書博愛二字時,你該是何等地雄姿英發啊!”

這一下,算是真正把馬匹拍。到家了。閻錫山馬上就滿臉生動,一邊喊人上茶、上好茶,一邊招呼朱德、彭德懷、劉一民、羅榮桓、左權坐下,開始滔滔不絕地講開了當年中山先生北巡山西時的情景,捎帶著把蔣介石到定襄閻錫山老家看望老父病情的故事也都講了一遍。把找劉一民來的本意都忘了。

倒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