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2 / 4)

警備區的軍團直屬部隊利用夜色掩護,悄悄離開西安,向寶雞前進。隨後,劉一民、羅榮桓處理完西安遺留問題後,率軍團部也離開了西安,向西趕去。

春天的晚上,這麼多的部隊打著火把,在秦川大地上行軍,氣勢是非常壯觀的。可惜劉一民沒有心情觀賞這奇景,一路上腦子都在考慮這蔣介石到底打的是啥算盤。

離開西安前,接到了周副主席關於談判情況的通報,張群要求周副主席約束紅軍暫不做軍事部署,特別要求約束紅七軍團不得炸燬同蒲鐵路和攻擊洛陽機場,難道張群真能說動蔣介石不打內戰了?

想想不可能,雖然張群說如果蔣不同意進行停戰談判就辭職,但熟悉歷史的劉一民知道,張群一生和蔣介石那是不離不棄的。可能張群與日本人談判多,對日本人的警惕性高,意識到日本人才是中國的大敵,就一力想促成和談。這一點他可能和蔣介石在認識上有區別,但劉一民知道,蔣介石不可能讓張群辭職,張群也不可能與自己的老同學決裂。很可能二人之間會形成一種妥協。至於誰是這個妥協的犧牲品就很難說了。要麼是馬家軍,要麼是川軍。

如果蔣介石不打內戰了,那可真是國家之福、民族之福了。有這兩年時間發展,抗戰全面爆發時,中國的抗戰形勢最起碼要比歷史上好的多,說不定可以在區域性戰場來幾個勝利,遏制一下日軍的野心。

要是蔣介石還要打,那談判就成了他的掩護。不過,從目前情況看,我黨已表明願意服從國民政府領導的態度,蔣介石現在恐怕是想打也沒有藉口。看來,還得認真研究蔣介石的心態,看看這委員長到底是怎麼想的。

要是蔣介石不打了,那自己這樣興師動眾,豈不就成了笑話?

笑話就笑話吧,不打總比大打、打爛好的多。

不知道軍委監聽到蔣介石與張群的來往電報內容沒有,宿營的時候要問問。

第一四五章 談判(五)

到了周至的時候,已經是27日上午了。部隊停止前進,就地宿營。

劉一民命令電臺開機,聯絡12師、13師和獨一師。

12師劉建立報告,據偵查,我軍撤離固原後,馬宏賓三十五師與昨天夜裡進佔固原,先頭正向平涼趕來。原在平涼與我軍對壘的馬鴻逵第七師主力,昨日夜裡突然撤走。經審問抓獲的俘虜,馬鴻逵主力是奉命趕往天水,與馬步芳主力會攻天水。預計馬宏賓部會從固原南下,接替馬鴻逵部防線,監視我軍。

13師劉建立報告,經偵查,馬步芳在甘谷建立指揮所,其主力100師和馬步青騎五師均已到位,另有數目不詳的保安團,兵力約7萬人。已令37團在太京、李家臺子、荀臥山、中粱分點佈防,計劃節節抗擊,將敵引向縣城。令38團、39團和師直屬部隊固守縣城,在縣城利用既設陣地殺傷敵人。

劉一民一看李清的報告,就大吃一驚。李清輕敵了,他沒有與大規模騎兵作戰經驗,不知道騎兵集團衝鋒的可怕,讓最精銳的37團分點防守、節節抗擊,簡直就是把37團送給了馬家軍。那青馬部隊宗教意識強,打起來不要命,即令是37團能夠重創敵人,恐怕也會被敵人的人潮淹沒。

劉一民不敢遲疑,立即發電,嚴令李清立即撤回37團,在縣城固守,要按照紅軍步兵訓練綱要裡面的規定,在天水縣城和縣城背後的環形山上構築網狀堅固陣地,必須能防空放炮,設定陷馬坑、埋設土地雷,接著防騎兵大規模突擊,做固守三天以上打算。

劉一民又把青馬慣用作戰。手法告訴李清,一是人海戰術,二是用小股部隊敗退引誘對手追擊,然後用騎兵從兩翼包抄絞殺。因此,劉一民嚴令李清,撤回37團後,以小股騎兵偵查敵情,若敵人來攻,迅速撤回,避免不必要犧牲。所有部隊必須嚴守陣地,不得離開陣地追擊敵人。所有自動火器必須配置一線,用陣地戰和強大的火力消耗敵人。與敵騎兵集團衝鋒時,集中火力,先打馬後大人,萬萬不可讓騎兵突入陣地實施白刃斬殺。

給李清發完電報,劉一民又給獨。一師發報,嚴令馮達飛加快行軍速度,務必於28日早上7點前趕到天水一線,增援13師。

接著,劉一民就命令12師劉建立,。於27日夜撤離平涼,儘量偽裝敵軍,翻越六盤山,南下天水,待敵馬鴻逵部渡過渭河加入天水攻擊後,迅速建立阻擊陣地,封閉馬鴻逵部退路。

算算時間和路程,劉一民就命令已趕到寶雞的11師。和在寶雞駐守的獨4師於27日夜開始向天水隱蔽前進,到元龍附近隱蔽待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