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牲口背上、士兵的刺刀上都是搶來的東西。
這王從雲是遼寧海城人,出身於土匪世家。
清末民初的時候,東北人都知道,不當鬍子當不了將軍,不當妓女當不了太太。王從雲的祖父、父親都是大土匪,而且是和張作霖有交情的大土匪,見張大帥在東北耍大發了,成了東北王,就有樣學樣,也讓王從雲進洋學堂讀書,畢業後送他到張少帥手下當兵,圖個好出身。
還別說,張學良還真念舊情,把王從雲送到美國學習軍事。西點軍校畢業回到東北,正趕上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一槍未放退出了東北,這下惹惱了王從雲,他回到海城老家,領著他爹那幫老弟兄和小鬼子幹起來了。堅持了一年多,隊伍被小鬼子剿了,一家人也都死在了小鬼子的刺刀下。
死裡逃生的王從雲孤身入關,到北平、天津圖謀東山再起,預備籌集經費、糧草,拉起一支隊伍重回遼寧抗日。可惜,那個時候平津地區的政治氣候不對,自上而下都是對日談判,言抗日者有罪。王從雲在平津呆了一年多,一事無成,倒是把國民黨看的透透徹徹,乾脆就南下投奔紅軍去了。
王從雲運氣不好,他到蘇區的時候,正是肅反擴大化的時候。他是西點軍校畢業的,學了一肚子美國的軍事理論,也學了一身美國軍官那種直言不諱的作風。把自己從小在鬍子窩裡長大的事情說了個淋漓盡致,很快就被送到保衛部審查了。還不錯,他有西點軍校的學歷,又有東北抗日經歷,一參加紅軍就出名了,保衛部審來審去沒有審出什麼問題,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就帶著他長征了。
紅十八團溪口大捷的訊息傳到紅軍總部後,王從雲偶然中聽到了訊息,從此,劉一民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入到了他的腦海。直到總部和紅七軍團在遵義會師,他才找了張紙,把自己的簡歷寫了一下,央求保衛部幹部向上級報告他的情況,他要求下部隊當兵,而且請求到中央警衛師去,說是劉一民師長必然能認識到他的價值。
也是王從雲時來運轉,劉一民參加完遵義會議返回部隊時,朱老總向他提起了王從雲,說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參加紅軍不容易,現在還在保衛部等分配呢。劉一民一聽就來了精神,回部隊時直接就把王從雲帶走了。
到中央警衛師後,王從雲先是在師部當參謀,隨部隊千里奔襲成都。成立紅七軍團時,王從雲就要求下部隊,並且要求從排長當起,從頭幹。劉一民欣賞他這份豪氣,就讓他到紅11師老一營當排長。一路打到潼關,王從雲不但在老一營學到了老紅軍作風,而且屢立戰功,被選派到抗大學習。北上抗日後,就擔任了教一旅補充團的團長。
和王從雲搭檔的教一旅補充團政委魏傳統,更是傳奇,有八次過關未斷頭的經歷,歷史上是開國少將、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首任政委。
魏傳統是四川達縣人,家庭富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書法在家鄉很有名氣。17歲上中學,和張愛萍是同學。紅四方面軍到達縣後,已經是黨員的魏傳統參加了紅軍,當了宣傳科長。結果張國燾在川陝根據地繼續搞肅反擴大化,認為他是小知識分子,左搖搖擺,要從嚴審查,幾次都差點槍斃了他。
陝西搞土改時,中央從紅四方面軍抽調一批地方幹部,曾中生向劉一民推薦了他,結果搞完土改魏傳統就留在了紅七軍團。北上抗日後,魏傳統擔任了教一旅補充團政委。
王從雲人高馬大,喝了幾年洋墨水,仍然沒有改變那種東北人的豪爽和鬍子窩裡長大的匪氣,說話粗野。魏傳統斯文秀氣,身材矮小,兩個人配班子,倒也默契。王從雲只要一說髒話,魏傳統就問他這話是西點教的還是鬍子教的,馬上就能叫王從雲啞口無言。
接到旅偵察連的報告後,王從雲和魏傳統一商量,就決定把這股鬼子放進城裡消滅。但是,考慮到師長現在就在濰城,自己的補充團相當於師長的臨時警衛部隊,出不得半點差錯,王從雲就給隨師長行動的參謀處副處長張林風打電話請示。張林風一查第一0八師團司令部作戰命令,就知道這股鬼子是奉下元熊彌命令返回濰城的鬼子補充大隊,趕緊向劉一民報告。
劉一民此時正忙著和第十二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少將、第三十三師團長甘粕重太郎中將打電報仗,聽了張林風報告,頭都沒抬:“來得早,死的快告訴王從雲和魏傳統,放進城裡用刺刀給老子突突了,動作要快,不能讓槍聲傳出去”
接到命令,王從雲忍不住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魏傳統提醒他趕緊部署,小鬼子馬上就到城門口了,一個勁傻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