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部分(3 / 4)

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211聯隊聯隊長田中信男大佐本身有三個步兵大隊,加上配屬指揮的原來從第三十七師團抽調來的一個步兵大隊,總共有四個步兵大隊,加上師團配屬指揮的野炮兵大隊、工兵大隊、搜尋騎兵中隊和各大隊的輜重兵中隊,兵力強大,動用的偽軍人數也比柴溝方向的第212聯隊多的多。而且,在昨夜八路軍的進攻作戰中,駐防官莊和景芝一線的都是偽軍厲文禮部的尾景元手槍四大隊、孫更川手槍五大隊,日偽軍主力基本沒有什麼損失。

田中信男大佐比212聯隊的惠藤第四郎大佐要陰險的多,他一上來就呼叫飛機狂轟濫炸,接著就是架炮轟,再接著就放毒氣彈,然後才命令部隊攻擊。

這樣一來,八路軍四縱十二旅打的就比較艱苦了,傷亡也大了。

彭虎和石土根都是原紅十八團的連級幹部,現在已經成長為主力旅的旅長、政委了。

戰鬥發起前,山東軍區後勤司令部專門給擔任阻擊任務的一縱三旅和四縱十二旅配發了防毒面具,用以對付日軍的毒氣彈。戰士們的水壺也都裝滿了水,毛巾就綁在水壺的揹帶上,隨時準備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和嘴。

對付毒氣的辦法有了,問題是日軍的飛機和大炮煩人,依託村莊固守的話,小鬼子的飛機和大炮就會把村莊炸成廢墟。這樣打下去,此戰結束,又有許多老鄉得重建家園了。特別是官莊和景芝古鎮,司令員的作戰計劃說的清楚,不能在鎮子裡堅守,避免日軍破壞鎮子,只能在野外固守。這樣一來,就全憑戰壕和防炮洞來抵禦日軍的瘋狂進攻了。

到了這時,彭虎和石土根總算明白為什麼日軍攻佔滕縣時王銘章部基本全軍覆沒而日軍傷亡很小了。沒辦法,光是日軍的飛機大炮都把守軍打殘了。

自從遇見劉一民以來,彭虎和石土根覺得今天這仗打得最窩囊,純粹是被動應戰,守著防線挨炸。再這樣打下去的話,就成國軍的打法了。

好在作戰計劃制定的很周密,司令員似乎算到了日軍這一招,作戰計劃環環相扣,各部隊可以節節抗擊、交替掩護後撤。

彭虎和石土根不停地看手錶,總覺得今天這一天過的特別漫長,似乎手錶上的指標不動了似的。

上午10點的時候,日偽軍就已經攻佔了官莊,固守官莊一線的四縱十二旅三十五團傷亡將近四分之一,許多戰士都是被日軍的炸彈、炮彈震傷的。部隊只能含恨退出官莊,且戰且退,沿著洪溝河南岸向東撤退,計劃渡過濰河,在濰河東岸打阻擊。

日偽軍佔領官莊後,稍事整頓,就順著洪溝河對八路軍銜尾急追。

石家埠位於洪溝河南岸,是安丘有名的大村,村子中間有一棵古槐,栽於明洪武年間。古槐早已中空,但依然枝葉茂盛。

據說這株古槐就是當年從山西來的移民所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說的就是明初因為戰亂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明政府從人口眾多的晉南向各處移民的往事。

當年,移民們在晉南洪洞縣大槐樹下領取“憑照川資”後上路。臨行之時,故土難捨的移民紛紛折槐為記,頻頻回首,最後看到的只有大槐樹和老鴰窩,大槐樹和樹上的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故土的標誌。

據記載,為了杜絕移民中途逃回老家,官兵們用繩子把移民反揹著手綁著,用長繩子串成一串,押解上路。長途跋涉中,人們需要方便時,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語言就簡略了,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雙方就都明白了是什麼意思。此後,“解手”就成了去廁所的代名詞。

自從八路軍來了以後,石家埠也成了根據地,四縱裡面就有石家埠村參軍的幾十個戰士。加上縣大隊、區小隊、民兵隊,等於石家埠村基本上是家家都有扛槍打鬼子的。

堅守石家埠的,是八路軍四縱的騎兵英雄王書有和師千里的騎兵營,是四縱司令員雷鳴、政委袁國平為了確保十二旅主力安全轉移,特意加強給十二旅指揮的。目的就是要用騎兵機動性強的特點快打快撤,引著日偽軍向東追擊。

王書有和師千里是馳名全軍的英雄,當年在滄州城門口一戰成名,威名赫赫。

此刻,王書有和師千里就爬在村中間的大槐樹上,舉著望遠鏡觀察敵情。

三十五團的後衛部隊抬著傷員和烈士,藉著高粱地的掩護在快速撤退,經過石家埠向東而去。

日偽軍追上來了,打頭的是幾輛鬼子的摩托車和幾十個騎自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