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部分(1 / 4)

,只能採取土洋結合的辦法,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攻關。舉個簡單例子,大型的鍊鐵廠、鍊鋼廠不能建,那民間的鍊鐵爐子不是照常開著的麼?小鬼子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浪費寶貴的航空炸彈去轟炸這些小作坊。這就給我們了機會,只要能想法把這些鍊鐵爐子利用起來,就能產鐵鍊鋼,再加上我們從天津、青島繳獲和從美國弄回來的機器裝置,就可以多建小規模、適合隱蔽的小工廠。將生鐵、粗鋼精練,適合切削,就能大批次生產炮彈、子彈。特別是我們還有一部分從天津、青島繳獲的好鋼,從美國也帶回來了一些好鋼,這就能保證我們生產火箭筒、八一自動步槍。雖然數量不可能太多,但有總比沒有強。特別是火箭銅,只要再改進設計和工藝,就可以將射程提高。一個火箭筒組,隱蔽的好的話,幹掉幾輛坦克一點問題都沒有。吳徵同志和至誠同志都來了,會議結束後你們就回去,把我的想法給技術人員講講。隨後,我要抽出專門時間到後勤司令部蹲點,和同志們一起研究解決疑難問題。”

後勤司令部政委楊至誠是山東局委員,司令員吳徵不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現象,就是政委坐在主席臺上司令員坐在主席臺下。劉一民話音剛落,主席臺上的楊至誠和臺下的吳徵同時站了起來,同時喊報告,表態保證完成任務。

剎那間,劉一民腦子裡閃過一個奇怪的念頭,覺得吳徵也應該坐在主席臺上。不過,這個念頭很快就過去了。使用幹部還是要講資歷的,戰爭年代資歷老就象徵著對敵鬥爭經驗更豐富,對**貢獻更大。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情。

劉一民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大聲說道:“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當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擴軍。具體的我不講了,等山東局專題研究後再定。但是有一點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次我們要大擴軍。大家都認識到了保證山東根據地完整的重要性,要知道,前幾年韓復渠統治山東的時候,僅僅鹽稅一項,每年就有3000萬元的收入。同志們,這可都是打仗的資本啊要想與日軍大打,沒有足夠數量的軍隊怎麼行?要是象同志們說的那樣,與日軍硬碰硬地打,一場大戰下來,我們現有的二十萬部隊,能不能儲存十萬都很難說。那還有必要打大仗麼?我們能打得起麼?主席明確地告訴我,我軍從來不限制各部隊的編制,指示我迅速壯大山東我軍力量。山東有3700萬人口,為我們擴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告訴同志們,我的決心是,快擴軍、大擴軍。初期目標不低於五十萬,長期目標要超過一百萬而且,要在全山東建設一百萬到二百萬的民兵隊伍,開展大規模的支前工作,部隊打到哪裡,支前跟到哪裡。就是用肩膀扛、毛驢馱、小車推,也要把我們的補給送到前線,支援出一個抗戰勝利的大局面來”

這一下完了,臺上臺下的幹部從本質上講都是軍人,擴軍誰不想?誰不高興?聽1號首長這一說,臺上的,臺下的,全部站了起來,全場掌聲雷動,一浪高過一浪,大有把屋頂衝破的可能

短期擴軍五十萬,長期擴軍一百萬,這個目標不是劉一民隨口胡說的。歷史上山東八路軍在抗戰勝利後就一下拉起了八個主力師,還有大量的地方部隊。十萬八路進東北,主力就是山東部隊。林彪也是以此為基礎,在東北發展成了百萬大軍,把東北野戰軍變成了當時最強大的戰略決戰力量。

115師進軍山東時,主力僅僅是兩個團,那是在六屆六中全會之後才開始東進的。當時,經過一年多的抗戰,山東不僅有山東省委組織起來的八路軍,大量的是國民黨組織的敵後武裝,還有大量的偽軍,加上那些既不屬於八路軍、國軍,也不屬於偽軍的地方民團、自衛隊和幫派組織,等於是山東各地處處有武裝,一邊抗日一邊搶地盤、拉隊伍,把力量都分散了。加上那個時候山東老百姓大部分都認為國軍是正統,八路軍是雜牌遊擊武裝,影響了我軍的發展。參加八路軍的,都是思想比較進步的人。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強大的教導師進軍山東,連戰連捷,打出了我軍的威風。國軍在山東的力量和影響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兵源是非常充足的。加上教導師主力已經發展到二十萬人,擴大到五十萬,也僅僅是擴大了一倍半,相對於其它八路軍部隊來說,擴軍幅度並不是特別大。

劉一民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主要考慮的不是能不能徵召到這麼多兵員,也不是糧食問題。山東畢竟地域寬廣,今年夏秋兩季都是好收成,軍糧暫時間沒有問題。他擔心的只是武器彈藥問題,總不能讓新編部隊扛著大刀長矛上戰場吧?好在這個問題現在有了解決的辦法,劉一民既然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