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的氛圍走向當代的世界,運用於人們方方面面的實際生活行動之中,這樣人類的精神就會閃耀出佛法裡那高尚品德和深邃智慧的文明光芒。
中國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也是這樣說過:‘佛教必須是人間的,佛教必須是科學的,佛教必須是實際的,佛教必須是世界的。’在以前漫長的佛法傳播歷史中,有無數的高僧大德和護法居士,不顧自己的一切,在對各種邪知邪說的鬥爭以及佛法弘揚的各個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那麼到我們這一代如果不繼續努力前進的話,那我們也就不能稱得上是一個佛教徒。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民教授1994年在法國答記者問時指出:‘佛教在過去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未來是解決人類精神問題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高舉佛教的偉大旗幟,為建設人類的精神文明和解救人類的精神困境而不懈地努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各位朋友,感謝您通覽了全文,但願我們以此殊勝緣分,領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併為一切有情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九九九年六月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