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3 / 4)

小說:鐵血大明 作者:花旗

樣的人就是直接派兵把他們抓起來殺了也不為過。可話又說回來了,東林復社畢竟是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平時只是一盤散沙不足為慮,可如果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會抱成一團,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力量,假如動用武力把這股勢力強行剷除,整個江南勢必會鬧得人心惶惶,這絕不是王樸想要的局面。

所以,要對付東林復社,最好的策略還是分化利用。

“我想過了。”王樸道,“陽明書院不能建在陽明先生的老家餘姚了,必須馬上遷到南京來,東林復社散佈在江南的青年儒生也要想辦法召集起來,讓他們進入陽明書院就讀,讓他們放棄理學,信仰心學。”

讓東林復社的儒生進陽明書院學習,無疑是一著狠招!

對於陽明書院的課程,王樸早有安排,書院的學生不但要學習天文、地理、算術、醫學、水利、物理、化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王樸還給他們安排了“政治課”,不遺餘力地向他們灌輸資本主義思想!

絕對不要小看思想改造的力量,在那樣的環境裡,沒有年輕人能無動於衷,等這批東林復社的儒生學成畢業的時候,他們就會改頭換面,成為王樸最鐵桿的追隨者,王樸這是要致東林復社於死地,然後在東林復社的“屍體”上培育出新的完全聽命於他的勢力呀!

孫傳庭道:“你就不怕陽明書院成為東林復社的地盤?”

“東林復社的地盤?”王樸冷笑道,“只要那些儒生進了陽明書院,他們就再不是東林復社黨人了,我將對他們進行完全軍事化的管理,他們必須學完物理、算術、地理、天文、醫學等各學科的知識,各門學科考核合格才能畢業,等他們畢了業,思想認識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畢業?”孫傳庭愕然道,“什麼畢業?”

王樸微微一笑,說道:“所謂畢業差不多就是中了進士,他們就可以外放當官了!”

“外放當官?”孫傳庭越發迷糊了,“那也得從翰林院選派。”

“不,這個慣例得改改了。”王樸道,“從此以後,大明朝的官員將不再從翰林院中選拔,一旦有官員空缺,就直接從陽明書院的畢業生中選拔。”

王樸的這個構想其實醞釀很久了,不過當初他只是個小小的大同總兵,就是想改革也是有心無力。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崇禎已死,太子年幼,孫傳庭獨掌朝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有了孫傳庭的支援,這事就好辦了。

王樸為什麼要改革官員的選拔制度?

原因很簡單,因為科舉制度已經沒辦法為大明朝輸送優秀的官員了,王樸必須改革官員選拔制度,把大量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選送到各個崗位上去,而不是遷就那些只知道皓首窮經、暮氣沉沉的理學儒生。

那麼王樸為什麼不直接廢止科舉制度呢?

因為現在還不是廢止科舉的時候,要是這時候廢除科舉,那全天下的讀書人就再沒什麼指望了,還不得找王樸拼命?雖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要是全天下的秀才都造了反,也夠王樸喝一壺的。

所以王樸不能明著來,他得利用官場的腐敗慣例陰著來。

按大明律,天下的讀書人皆為童生,童生院試中了秀才就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中了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另外,要是有人舉薦,舉人也可以直接做官了,被嘉靖帝譽為大明神劍的海瑞就只是個舉人。

會試中了進士一般都會進入翰林院當個編修或者檢討,至不濟也能混個庶吉士,然後就等著吧,要是有了官員的空額,吏部就會從翰林院優先選派官員,不過這只是慣例,到了後來大明官場腐敗成風,大量的進士進了翰林院之後基本上就沒機會外放當官了,只能一輩子呆在那清水衙門裡。

王樸要鑽的就是這個空子,他不明著廢止科舉,今後的科舉照常進行,天下的讀書人還是可以透過院試、鄉試、會試進入翰林院,但是進了翰林院你就別想再出來當官了,反正養幾百個翰林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要想當官,好辦,去陽明書院吧,只要從陽明書院畢了業,哪怕你只是個童生也能得到內閣首輔孫傳庭地舉薦,直接外放當知府。

孫傳庭雖然政治上有所欠缺,但人並不笨,王樸一點他就明白了,說道:“小子,你這是要老夫緊抓大明官員的任免大權,並且用這個大做文章?”

“對。”王樸點頭道,“所以,這個吏部尚書你得兼著,你孫老頭既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又是吏部尚書,所有官員的任免都得你點了頭才算,你要是不想讓人當官,他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