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意味著秋天與建奴決戰的時候,王樸最多隻能獲得五千支火槍,只夠重新裝備一個火槍營,加上趙信手下的那個火槍營,中央軍的主戰兵力還是隻有一個炮營加三個火槍營,王樸還得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一想到這層,籌建建德兵工廠卻反倒不是那麼急切了。
王樸已經有了新的想法。陽明大學還沒有正式開學,西洋來的三十六名異教徒既然領著軍事科學院發放的高額政府津貼,就不能讓他們每天瞎琢磨什麼哲學,得給他們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
王樸決定把他們都打發到建德兵工廠去研製機床,把車床、銑床、磨床、刨床、鏜床、鍛壓床都給造出來。尤其是鏜床最要緊,一旦造出了水力深孔鏜床,大明朝的造炮工藝就會突飛猛進,紅夷大炮的射程就會大大增加。
這些機床的結構設計沒什麼難度,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大明,都已經出現了相應的木質機床,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木質機床的主要部件由木頭換成鋼鐵。
看著王樸眉頭緊鎖的樣子,甄有才自責道:“侯爺,都怪卑職無能,沒有把差事辦好。”
“不,這不能怪你。”王樸擺了擺手,淡然道,“先不說這個,有才,宋老先生還有方先生,我給你們專門成立了一個衙門。”
“啊?”
甄有才三人面面相覷。
王樸微笑道:“這個衙門就叫軍事科學院。有才你是院長,宋老先生和方先生為副院長,我還給你們找了三十幾個西夷學者打下手,回頭你們就能見到他們了。呵呵,這些人可都是人才,你們一定得好好利用。”
第二百六十二章 番薯、土豆
甄有才道:“侯爺,這軍事科學院是個什麼樣的衙門,卑職等又該做些什麼?”
王樸微笑不答,反問宋應星和方以智道:“宋先生、方先生,你們覺得軍事科學院是個什麼樣的衙門?”
宋應星道:“侯爺,假如老朽沒有猜錯,軍事科學院應該是負責研製改進軍械的衙門吧?”
“呵呵,只說對了一半。”王樸笑道,“研究改進軍械的確是軍事科學院的職責,不過軍事科學院的職責還不僅於此,還要包括更多方面的工作。這次籌建建德兵工廠將是軍事科學院的第一個任務。”
說著,王樸又向甄有才三人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構想。
聽完王樸的敘述,甄有才目瞪口呆道:“侯爺,這恐怕很難吧?就說那根主軸吧,澆鑄一根渾圓鐵棍是沒什麼問題,可是拿什麼把它刨光刨直呢?精鐵畢竟不是木頭,再有經驗的鐵匠也不可能用挫刀把它挫圓啊。”
“誰說要用挫刀了?”王樸微笑道,“這事那些西夷院士會想辦法。有才,你這個院長的職責是管著他們,告訴他們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其餘的事情就讓宋老先生和方先生帶著那些西夷院士去做。”
說罷,王樸又問方以智道:“方先生,你見多識廣,你說說有什麼辦法可以把一根渾鐵棍加工成通體筆直、表面光滑的主軸?”
方以智道:“卑職曾讀過一本西夷書籍,是由傳教士利瑪竇翻譯過來的。這本書裡描述了一種名為機床的木製水力機械,可以用堅硬的刀具對鐵件進行削圓、鑽孔、鏜孔、打磨等等加工。卑職想要是能造出這樣的木製水力機械,就可以辦到。”
“呵呵。”王樸撫掌笑道,“方先生真是見多識廣,沒錯,就是這樣!先用木製機床製造鐵製機床,然後用鐵製機床製造更為精密的鐵製機床。當鐵製機床的精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就能鏜出內壁光滑平整的炮膛。嘿嘿,甚至還能鏜出具有良好氣密性的氣缸,有了氣缸那就厲害了!”
的確,要是真能加工出內壁光滑平整的氣缸,那將是劃時代的大事。因為有了氣缸就能造出蒸汽機了,有了蒸汽機,大明朝就能比西方世界早兩百年進入工業文明瞭!
當然,這還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大明朝的政治體制必須穩定而又開放,絕不能讓封建保守勢力反撲成功。否則就算軍事科學院造出了內燃機和發電機,最後也只能被保守派當成奇技淫巧而加以禁燬。
王樸笑道:“有才,宋老先生,方先生,走,一起去逍遙仙境放鬆放鬆。”
甄有才、方以智欣然頷首,宋應星卻連連擺手道:“侯爺,老朽這一把年紀了,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呵呵。”
王樸打趣道:“宋老,你該不是擔心家裡的河東獅吧?”
“咳。”宋應星乾咳一聲,神色尷尬地說道,“這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