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營。孫可望統領二十個營,李定國統領十六個營,劉文秀統領十四個營,艾能奇統領十個營。張獻忠自己親率六十個營,並設前後左中右五軍都督府,分統這六十個營的軍隊。
左丞相汪兆麟沉吟片刻,率先說道:“萬歲,臣以為該出兵,但卻不是為了救大順。”
張獻忠道:“這話怎麼講?”
汪兆麟道:“眼下的大順軍早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大順軍了。兩年前的大順軍擁兵百萬,橫掃北五省,可現在的大順軍卻不過數萬殘兵敗將,而且軍心渙散,兵無鬥志,再加上糧餉匱乏,軍中的老兵差不多都逃散了,這樣的軍隊根本就不值得我們去救。”
張獻忠道:“那為什麼還要出兵?”
汪兆麟道:“為了吞併陝西,拓展大西國的戰略空間。”
張獻忠道:“哦?”
汪兆麟道:“眼下我大西國僅四川一隅,戰略迂迴空間很小,假如中央軍從陝西、湖廣、雲南三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則難免應付不過來。如果佔領了陝西,則戰略迂迴和緩衝的空間將大大拓展。”
“嗯,有道理。”張獻忠點了點頭,又問別人道,“你們呢,你們覺得左丞相說得怎樣?”
眾人紛紛附和,只有李定國默不作聲。
大西軍很少和中央軍交手,雖然中央軍的赫赫聲名已經傳遍天下,可傳言這東西畢竟不如親身體會來得印象深刻,不過李定國是個例外。在大西國中,只有李定國與中央軍有過直接交鋒,並且深知中央軍的厲害。
中央軍的厲害是超乎想象的。堅守襄陽那一仗給李定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樣密集的火槍齊射是大西軍的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抵擋的,這次王樸親率十萬中央軍進攻陝西,目的絕非只是為了陝西一省,在攻佔陝西之後只怕就要進軍四川了。
因此李定國以為,大西軍應該考慮的不是出兵陝西,而是加固巴東、漢中的防線,利用天險把中央軍擋在國門之外。而如果按汪兆麟的意見大西軍精銳盡出,開進陝西與中央軍決戰,在李定國看來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張獻忠望著李定國,和聲問道:“定國,你覺得呢?”
張獻忠不喜女色,雖然娶了好多妻妾卻從未生下一男半女,因此不出意外大西國的皇帝多半得由四個義子中的某個來繼承。原本孫可望是儲君的不二人選,可惜的是前次出征湖廣,孫可望見死不救,險些被張獻忠斬了,還是左右丞相三尚書苦苦哀求才保住了性命,不過在張獻忠心中的地位卻是大不如前了。
張獻忠親自詢問李定國的意見,在眾人看來就是已經把他當成儲君看待了。
李定國嘆了口氣,委婉地說道:“父皇,中央軍的強大超乎想象,其火槍營密集射擊的威力,絕非血肉之軀所能抵擋。昔襄陽之戰,兒臣三千精兵據堅城而守,中央軍隔百步之遙列隊射擊,短短不到盞茶功夫,我軍竟傷亡千餘之眾!”
張獻忠蹙眉道:“那依你的意思……”
李定國斬釘截鐵地說道:“我軍絕不可貿然出川!”
左丞相汪兆麟與孫可望走得極近,當時就反駁道:“二殿下有沒有想過,這個機會若是錯過了,今後就不可能再出現了。”
李定國道:“我軍若是據天險而守,或者還能把中央軍拒之國門之外,若是出川與中央軍決戰,怕是……”
張獻忠凜然道:“怕是如何?”
李定國黯然道:“怕是凶多吉少。”
張獻忠默然,孫可望卻是冷笑道:“凶多吉少?難道在二弟心中,我大西軍便是如此不堪一擊的土雞瓦犬嗎?”
與孫可望沆瀣一氣的定北王艾能奇也冷笑道:“是呀,二哥如此誇大中央軍的實力卻不知道是什麼用意?哦對了,小弟倒是想起來了,當初二哥手下足有三千精銳,又據襄陽堅城而守,大哥八萬大軍又近在咫尺,戰機如此有利,可二哥卻居然沒能守住襄陽,說起來的確讓人不敢相信……”
李定國畢竟也是年輕人,當下就怒道:“四弟,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艾能奇悶哼一聲,冷然道:“我什麼意思大家都明白。”
艾能奇的意思說得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說李定國刻意誇大中央軍的戰鬥力,不過是為了當初棄守襄陽尋找藉口而已,李定國如何受得了這個氣,當時就怒道:“老四,你的意思是我故意誇大中央軍的戰鬥力?”
艾能奇冷然道:“難道不是嗎?轉戰湖廣、南直的時候我們大西軍不是沒和明軍的火槍隊交過手,中央軍和明軍雖然名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