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3 / 4)

小說:鐵血大明 作者:花旗

鹹腥湧上喉頭,旋即吐血昏厥於地。

王樸深深地吸了口氣,向呂六道:“帶下去好生看管,不要讓他死了。”

“是。”

呂六轟然應諾。

兩名中央軍士兵應聲上前拖起多爾袞出大堂去了。

等呂六帶著多爾袞下去了,柳如是才柔聲道:“侯爺,剛才你說的那番話可真解氣,比打贏了濟寧之戰還要解氣,這些該死的建奴蠻子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王化,這個多爾袞居然敢大言不慚說什麼濫殺無辜是為了推行王化,當真是無恥之尤。”

“王化麼?”王樸忽然幽幽嘆息一聲,悵然道,“推行王化也須因人、因時而異。以前聖人立著述說時,我們大漢民族四分五裂,正在自相殘殺,因此需要推行王化引導大家和平共處,可現在我們大漢民族早已經大一統了,對於周圍的蠻夷那就不再需要推行王化了。從今往後,我們大明帝國對待周邊蠻夷的策略得改改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光復北京

北京。

唐勝的混成營從天津出發,一路往北急進,終於在第三天拂曉時分趕到了德勝門外。過了晌午不久,施琅的鎮海水師也相繼趕到了德勝門外的運河碼頭,從水師戰船上卸下紅夷大炮之後,中央軍立刻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攻城。

留守北京的兩千建奴是鑲藍旗的旗丁,旗主費揚武是濟爾哈朗的八弟,濟爾哈郎在和多爾袞的政爭中失利之後被圈禁而死,費揚武就從濟爾哈朗手裡繼承了鑲藍旗,不過費揚武和多爾袞的關係並不好,因此鑲藍旗屢遭打壓,費揚武這個旗主也是大權旁落。

此次濟寧會戰,多爾袞就帶走了鑲藍旗中的精銳,只給費揚武留了兩千老弱病殘。

此時的費揚武正在德勝門的箭樓上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光禿禿的腦門上已經淌下了豆大的汗珠。明軍大兵壓境,而且還攜帶有威力巨大的紅夷大炮,僅憑城內的兩千老弱病殘顯然不可能久守,可多爾袞那邊又沒有任何訊息,費揚武更不敢輕易撤兵。

雖然費揚武和多爾袞關係不好,可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女真人,更知道北京的重要性。

費揚武知道北京要是失守,那麼女真人在關內就失去了最後的落腳地。更嚴重的是,一旦多爾袞打輸了濟寧之戰,那麼八旗大軍和蒙古大軍就有可能會被明軍切斷退路,最終落個全軍覆滅的下場。

因此,沒有多爾袞的旨意,費揚武就算明知是死也得死守北京。

唯一讓費揚武感到慶幸的是,北京畢竟曾是大明的國都,前明皇帝崇禎在北京九門城樓上擺了四十八尊紅夷大炮以及百餘門大小土炮,雖然流賊撤出北京時毀壞了部份大炮,可還是留了相當部份大炮給清軍。

再後來聊城之戰爆發,佟養性從北京城頭拆走了僅有的九門紅夷大炮充實他的炮隊,結果在聊城之戰中被明軍的炮隊炸成了廢銅爛鐵,佟養性也被炸死了,建奴中就失去了鑄造紅夷大炮的人才和技術。

不過就算是這樣,北京城頭也還有幾十門土炮,雖然這些土炮的威力無法和紅夷大炮相提並論,可擺在城頭上居高臨下轟擊城外的明軍,還是相當有殺傷力的。而且由於射角的原因,城外的紅夷大炮很難打到城頭上的土炮。

趁著明軍還沒有開始攻城之前,費揚武讓人把這幾十門土炮都運到了德勝門。有了這幾十門土炮,費揚武心裡總算有了些底氣。

不過再想想,費揚武心裡就感到有些悲哀,想當年在八旗軍鼎盛之時,不到百騎八旗鐵騎就敢向上千明軍發起進攻。可是現在,他以兩千八旗兵對付城外萬餘明軍,居然還感到心驚膽顫,這樣的落差也實在是太大了。

德勝門外的小山上,唐勝和施琅正手持單筒望遠鏡察看城頭建奴的動靜。

施琅最先看到城頭上的土炮,失聲道:“乖乖,城頭上還有好幾十門土炮呢。”

“他孃的。”唐勝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罵罵咧咧道,“幸好老子多留了個心眼,要是一上來就把紅夷大炮拉到城門外對著城門猛轟,還真會吃個大虧!”

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當然要超過土炮,不過在特定條件下卻並不是這樣。

比如在轟擊城門的時候,因為轟擊城門的時候紅夷大炮得填裝實心鐵彈,而且還得瞄準了城門直射,因此紅夷大炮的射程就大大縮短了。這時候城頭上土炮的射程就超過了城下的紅夷大炮,建奴就算沒辦法用土炮直接摧毀靠近城門的紅夷大炮,至少也能給操炮的明軍炮兵帶來大量殺傷,同時嚴重影響明軍炮兵操炮射擊。

施琅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