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2 / 4)

小說:大唐軍魂 作者:恐龍王

何是好?如今雖有外敵在側,但沒有對我邊境進行大規模的攻擊,因此,臣建議,待幾年,再考慮此事為好!”

李世民聽了諸位朝臣的意見,並沒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是用眼睛看著其他的朝臣們,似乎在問還有誰有意見。

這時。刑部尚書李道宗再次出列奏道:“陛下,高相此言差矣,常言道,未雨綢繆,如今雖無強敵入侵,但強敵在側,我們如何能疏於防備,況且練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強敵入侵了,我們再募兵進行訓練,如何來得及。所以若有建立有強大戰力的軍衛,必須得儘早開始…”

李道宗轉了口氣繼續說,“雖說新的募兵訓練比較艱苦,但正是這樣的訓練方式,造就了特衛強大的戰力,在出徵吐谷渾,還有與吐蕃人戰事中,戰績輝煌,而我朝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數量眾多的這般軍隊,在此次戰役中,特衛和一些善戰的其他軍衛損失較多,必須得到補充,而如此正是推行募兵的時候,如今國庫殷實,我們有財力推行募兵。陛下,因引臣以為,以過特衛多年的試驗,有這樣的成果,若再不進行募兵的改制,那隻能說明我朝對軍備的建設不夠重視,這樣會使的軍中將士都寒心!”

李道宗剛說完,李業詡趁勢又出來說,“陛下,正是如此,有艱苦的訓練,才能出好的訓練成果,無論是特衛,還是這一兩來的左、右衛的訓練試行,無不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也在幾次戰事中得到驗證!所以臣力請陛下同意在軍中推行募兵制,並進一步改進軍制,使得我大唐軍隊的戰力更上一個臺階!而且兵制改革使得士兵在軍中服役的期限只有五年,五年後即可退伍返鄉,比之現在各州邊軍無定期的服役更容易被百姓接受!”

“陛下,如此改制定是深得民心,經過數次戰役。我大唐的軍威在民間提到傳揚,據臣所瞭解,即使是邊境一些州縣,許多男兒都想計劃著朝廷再有徵兵,將遠道而來參加兵募,這也說明正是我們軍隊戰力的提升,戰事的輝煌,才使得民間百姓有認同感,也以入伍從軍為榮,當兵保家為國之事,定是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擁護的!”李世勣再出列發表意見。

“陛下,臣附議,!”李世勣說完後,李靖緊接著站了出來,“以往多次戰役,我們是勝在出奇不意上,以劣勢兵力攻擊敵軍,在敵不防備時才取得了勝利,奇兵戰術不可常用,敵再與我作戰,必將防著我方這樣的作戰方式,那取勝的難度就將強大,如今西北突厥及一些僕從國有數十萬軍隊,北面薛延陀也有二十許萬的大軍對我邊境構成威脅,西面有吐蕃的殘部,南面還有獠人及南詔的叛亂,東面更有在前朝對我大漢子民進行殘酷殺戮的高麗,正如陛下言,四周俱是強敵,我們必須得有一支強大的軍衛來應對,不然,陛下即位初,突厥攻至我長安近的情況還是有可能再次發生!”

李靖說完即退了回來,所有人都被李靖最後這句話驚呆了。

這是座上皇帝李世民剛執政時發生的事,頡利率三十萬大軍攻至渭水邊,離長安很近了,最後雖被李世民用計退兵,但那時的情況誰也知道要多驚險就有多驚險,連皇后長孫氏都上陣慰勞軍士們,長安更是全民皆兵備戰。

對李世民來說,這是一個奇恥大辱,是給新即位的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李靖公然在朝堂上提起來,有些揭李世民老底的味道,那次大唐可是付出了一些代價才讓頡利退兵的,這樣說出來,李靖不怕李世民惱怒嗎?

“李老愛卿說得甚是在理,雖然我們這些年幾次兵事都獲得了勝利,但那是有我勇猛的戰將率領,更是有數萬經過系統訓練的各衛士兵的參與,才取得如此的勝利的!朕也認為,我們必須建立幾支經過系統訓練,有著非常強戰力的軍衛,以使得在對外征戰及抵禦外敵入侵時,能做出快速反應,並給予敵進行有效打擊!”李世民依然面無表情,對李靖說的當年頡利兵至長安外的事,也並沒什麼惱怒的反應,而是順著說道,“頡利兵至渭水之類,威脅長安的事,各位愛卿還想讓它再次發生嗎?”

李世民這樣的問話,有誰敢說希望它發生?一下子沒有人再出來反對。

“陛下,臣也贊同施行募兵制,!”這時一直不表態的長孫無忌也出列同意推行募兵制,“此舉定可使人朝能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以保衛邊境抵禦外敵入侵,以我們現在的財力,完全有能力供養數十萬常備軍!”

場上形勢出現一邊倒的跡象,連反對最激烈的魏徵也沒了言語,高仕廉還想再出來說什麼,但看到李世民從御座上起身,也只得把邁出的腳步退了回來。

“諸位愛卿都支援實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