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李世績皺緊了眉頭,薛延陀人戰法還真怪,“你與本帥詳細說說,薛延陀具體如何作戰,包括戰前佇列的行進,隊形展開,作戰情況,及取勝後追擊方式!”
李世績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戰法的軍隊,胡人不都是擅長騎在馬上作戰,在與敵人交鋒時以騎兵取勝嗎?為何大度設敢採用他們並不擅長的步戰?
“是…”李思摩應道,並開始詳細的講述…
…………………………
大度設領著十萬人攻擊李思摩部,在取得幾戰的勝利後,親率著三萬騎兵進逼長城,想要襲擊李思摩的突厥殘部,但此前已經連敗幾仗的李思摩部,藉助長城的掩護,已經先行逃走,待大度設發現時,已經遲了,大度設騎馬站在長城上,看著已經消逝不見的突厥殘部逃竄的方向,有些望塵莫及的感覺。
“他孃的,阿史那思摩這膽小鬼,變成了逃跑的狐狸,哈哈哈,此人不敢與我交鋒,還敢自稱是草原上的勇士,我呸…”大度設立馬長城上,指著遠處的煙塵大罵道。
這些年薛延陀與突厥的幾仗中,不論是襲擊西突厥沙缽羅部,還是反擊兵強馬壯的阿史那社爾部的復仇,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使得沙缽羅和阿史那社爾都大敗而逃,最後沙缽羅遠遁碎葉,阿史那社爾走投無路,只得降唐,這幾戰都是大度設親自領兵所取得的,而且每戰取勝的關鍵,均是以騎兵衝到對方的近處,士兵下馬與對方步戰,最終憑藉出其不意的戰法,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此前在準備攻擊阿史那思摩部時,大度設也撅棄他們一向擅長的騎兵戰法,教習士兵大練步戰,讓五個人為一隊,衝鋒時全部騎在馬上,待交戰時,四人衝前拼戰,一人牽著五人所有的戰馬,在後面待命,待前面拼殺計程車兵戰勝對手,對手不支逃跑後,所有計程車兵都騎上馬追擊,追到敵人後,又如此拼殺一番。
當時這樣的戰法也是大度設想出來的,在以往的作戰拼殺中,經過長途奔跑的戰馬,往往體力不支,在與敵作戰時,無法發揮最好的作用,大度設就突發奇想,讓士兵騎著馬衝鋒,待衝到近了,下馬與敵步戰,戰馬可以得到一定時間的休整,待敵逃跑時,士兵又可以騎上恢復了一定體力的戰馬追擊,這樣敵人沒有得到休整的戰馬奔跑速度與距離,都是比不是自己部下的戰馬的。
大度設用他所想的戰法,在與西突厥,特別是氣勢洶洶想來複仇的阿史那社爾近十萬大軍交手時,便是用這樣的方法擊敗了對手,取得了戰役的勝利,從而得到父親夷男的獎賞,並將他設為汗位繼承人。
在與阿史那思摩交手過程中,大度設也是用這樣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迫使這部突厥人從漠南逃入大唐腹地。
大度設正在得意地怒罵著膽小的阿史那思摩,卻聽到一名手下來報,“俟利發,據我們派出的探報,大唐數萬軍隊北上攻擊我們…”
“大唐軍隊來攻擊我們?哈哈哈,就讓他們來吧,我還沒打過癮呢…”大度設得意忘形,根本沒把夷男警告他不得與唐軍直接交手的話當回事…
第四卷 軍魂 第七十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
李世績在幷州呆了多年。與北胡各部落間的交手次數並不少,而且大多時候都是取得了絕對的勝利,也是在多次作戰中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對北胡諸部落的戰法頗有研究。
李思摩提供的有關薛延陀人戰法的情況,李世績還真沒有見過,針對這樣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李世績也是仔細地思考了一番,想一些對策。
李世績還是不信,下了馬作戰的薛延陀人,還有這麼強的戰力,沒有遇上過敵手,以他所瞭解的北胡各部落作戰方式,擅長的都是馬戰,下了馬以後的步戰,那肯定不是最擅長此道的大唐將士對手。
不過李世績還沒狂妄到無視對手的地步,在進行一些針對性的佈署後,還是調整原先的出征安排,令各方向行進的大軍,從各個方向迂迴到雲州以遠一線,準備對大度設進行一個大包圍。
大度設既然這麼狂妄,無視大唐軍隊的干涉。還屯兵於雲州以北,陰山一線,準備繼續攻擊李思摩部,李世績就準備利用薛延陀人的大意,給予其一個致命的打擊。
此次大唐出征的軍隊,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騎兵,另三分之二是騎步兵,這些騎兵步都是擅長步戰計程車卒,李世績就是準備以有快速攻擊能力的騎兵和騎步兵相配合,一舉殲滅大度設所領的這十萬餘人。
李世績實際能指揮的有李道宗的兩萬人,薛萬徹的兩萬人,張儉的兩萬人,張士貴的一萬七千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