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勝曼還是一身白色的裙衫裝扮,顯得端莊高貴,曼妙的身姿,很是吸引人的眼球,連李業詡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李業嗣更是臉帶些怪異,不斷地盯著金勝曼看。
見李業詡出聲招呼,金勝曼忙回了禮,只是被兄弟兩人不停地注視,臉上表情不太自然,有些侷促不安。
李業詡心裡有些想笑,問道,“新羅王此時來訪,不知是有何要事相告?”
“哦!”金勝曼也回過神來,飛快地瞄了一眼李業詡,儘量用平常的語調說道,“本王是想來問詢一下大總管,行至加林城後,再如何安排下面的行程?本王是水路走,還是依然走陸路?”
對金勝曼相問的事,李業詡有些意外,想了一下道:“新羅王就隨本帥從水路走吧,這樣可以適應一下船上的環境,免得到了海上,出現暈船!”
“本王明白了,多謝大總管的安排,!”金勝曼抬起頭,感激地看了眼李業詡,又瞄了眼神色有些怪異的李業嗣,臉上現出點紅暈來,“那本王就不打擾兩位商議事情,告辭了!”說著福了一禮,即出帳而去。
李業詡狠狠地瞪了眼憋著笑,神情怪異的李業嗣,也令他馬上出去安排事務。
金勝曼此時來帳中,應該不會只問這麼點事的,看她出帳去時的表情,好久還有話想說的…
第四卷 軍魂 第二百十四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
大唐與新羅的聯軍在加林城會合後,並未休整,除一部約五百人的唐軍與歸降的原百濟軍隊留守加林城外,其餘的數萬人馬都直接趕赴熊津城,他們將在熊津城再次會合,李業詡將在熊津城對全軍佈置了新的作戰任務,所屬的大軍,除一部留守作為後方的熊津大都督府轄地外,其餘的人馬將分道伐高麗。
從加林城再啟程,大軍已經是分水陸兩道行進,李業詡率唐軍將士一部,從加林城外的熊津江碼頭登船,往中游的熊津城進發;蘇定芳率另一部與金春秋、金庾信、閼川所領的新羅軍隊,從陸路進發,同赴熊津。
因是順流而下,雖然各船裝載了大量的輜重物資包括火炮等物,但水路行進的人馬,還是比陸路的速度要快。
加林城外熊津江中,數十艘大船在一些小船的護衛下,排列成一個縱隊,往下游而去,氣勢很是壯觀。
行在最前頭那艘鬥艦上的李業詡,正站在船樓上用望遠鏡檢視著四周的情況,身邊站著是新羅王金勝曼。
從加林城到熊津城的道路大部都是沿著熊津江而行,望遠鏡裡,岸上陸路行進的人馬都看以很清楚地看到,許多騎在馬上行進的將士,因這段時間連續的作戰勝利而很是興奮,不斷地有人向行駛在江中的戰船揮手高喊著。
勝利的戰況總是讓將士們感到自豪的,李業詡看著岸上那些不時振臂高喊的將士,心裡很是得意地放下了望遠鏡,看了看身邊也象模象樣拿著望遠鏡一道在檢視情況的金勝曼,“新羅王,舟途行進,是否比陸路騎馬省事些?”
金勝曼也放下望遠鏡,飛快地瞄了一眼李業詡,就把眼睛躲開,看向前面戰船航行中濺起的浪花,輕聲地回道:“是水路行進方便了很多…”
在加林城分兵時,金勝曼也聽從李業詡的建議,乘船行進,只是其所領的大軍,除了精簡後剩下的不到兩百人的護衛隊外,其他人馬都是由閼川領著,從陸路行進,雖然說金春秋與金庾信對金勝曼如此的安排,頗有微詞和“擔心”,理由是怕這位新上位的新羅王被唐軍控制,但閼川卻是強力支援金勝曼的決定,最終金勝曼還是登船從水路行進,李業詡也以方便交流決定為由,讓金勝曼與自己同乘一艘戰船。
從加林城到熊津城,只不過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順水流而下,基本在一天就可以抵達,一大早從加林城碼頭登船的李業詡,打算在天黑前到熊津城的,鬥艦雖沒有樓船那麼大,但因為不需要安排這麼多人的睡覺問題,數百人登在艦上也不顯擁擠。
“戰船在江中行進,顛簸小一些,待到至海中,起伏會很大,到時會出現不適,本帥建議新羅王先一步乘船,就是想讓你適應一下戰船上的生活,免得征戰高麗時候,連續幾日的海上行進出現不適!”李業詡微微笑著說道。
乘船從海上行進,雖然說不必受騎馬的勞累,但若是出現暈船,那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李業詡希望嬌生慣養的金勝曼,能儘快適應在船上的生活,到海上時候暈船反應小一些。
“多謝大總管的關愛!”金勝曼理了理被江風吹得有些零亂的頭髮,盯著李業詡的側臉看了會。
李業詡眼睛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