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不可饒恕的罪行,若是皇帝要執行戰場紀律,將他們兩人及其他負責的官員一刀喀嚓了,也並不過份。
長孫無忌也知道,下一批運送的彈藥,還在幽州附近,要運抵遼東城近,還需要將近一個月左右,這些費近千辛萬苦,將送達遼東城的炮彈及手雷,卻在遼河邊毀了,大軍的下一步行動,必將大大地受影響,更不要說我大軍就要與高麗人決戰,對將士們計程車氣,影響將是非常的嚴重,皇帝會如何處置,真的不敢想!!
李世民鐵青著臉,忍著怒意,咬著牙,幾乎一字一蹦地說道:“傳朕旨意,除長孫無忌和許敬宗一切職務,押於遼東城,待朕平定了高麗後,再做處理!再令吏部尚書楊師道行掌管物資之責,將作少監姜行本輔之,並一同調查此事的緣由!攻打安市時,朕希望看到我軍的火炮能發射…”
“臣領命!”楊師道和姜行本幾乎幾時是用顫抖的聲音應命道!
第四卷 軍魂 第二百零一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
熊津道行軍部下幾個近衛師,與新羅軍隊一道,在完成了對加林城的佔領後,準備往下面幾個目標地繼續進軍。
李業詡將率領屬下的第五、第六近衛師,與金勝曼親領的一部,攻擊任存城,上官懷仁領第七近衛師一部約四千人與金春秋部一道,攻擊扼守百濟南部與新羅之間通道的真硯城,以第七近衛師中郎將高侃領三千餘人馬,與金庾信一道,攻擊支羅城。
攻擊真硯城和支羅城的指揮,分別由唐軍將領蘇海政與高侃負責,金春秋與金庾信副之。
李業詡這樣的命令讓金春秋與金庾信很是難以接受,但做為新羅王金勝曼,在李業詡佈置了任務後,即滿口應承下來,金春秋與金庾信也只得依令行事,他們兩人也知道,李業詡所佈置一道行動的數千唐軍士兵,對他們新羅軍隊是有監看作用的,金春秋和金庾信對這數千唐軍也是不敢小視,在這些年大唐的對外征戰中,正是這些善戰的近衛師將士,給敵對方帶去了噩夢。
加林城被佔領,餘下較大的任存城,還有真硯城,再加上蘇定芳所領軍攻擊的慰禮城與枕服岐城些,這些城都被唐軍佔領的話,那百濟大部的國土都被唐軍所控制了,百濟境內的戰事,也就基本結束了。
剛剛被攻佔的加林城的守衛,由劉仁軌領水師一部負責,熊津江從加林城段再上往游去,大型的攻擊船隻,鬥艦等已經無法再繼續上行了,只能留在加林城附近的熊津江上。
水師的一些小型戰船,倒是還可以再往上走,也被用來運送物資,往上游的任城存而去,!
一部分的火炮,由這些小型的戰船勉強地往上游運,水路走比陸路以馬車拉,行進速度還是要快一些,畢竟過了加林城後,沒有非常平坦的大道供大軍行進,那些運送火炮的馬車行進速度也快不起來。
…………………………
一名隱伏在百濟境內的情報頭目到加林城內,進入正在做出發前準備的李業詡所住的將軍府內,將幾份他們剛剛接收到的情報交給李業詡,這是已經抵達了遼東城附近的皇帝李世民使人緊急傳來的情況通報。
“大帥,這是遼東送來的急報!陛下的詔令!”這名情報人員的頭目將藏的非常好的密令交給了李業詡。
李業詡開啟看了,最先看到的訊息讓他心內騰起滿腔的怒意,作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的張亮竟然違反戰前的佈署,改變行進方向,轉而在遼東南端登陸了,進擊平壤的任務只是交給水師將士去完成。高麗人所居地國都平壤受到的壓力那就是小很多去,高麗大軍援助遼東,那是肯定的事,二十萬左右的高麗大軍發往遼東,這給遼東道的大軍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局面。
戰前佈置的以三路人馬分而擊遼東、平壤及百濟境內的戰略佈署,因為張亮的愚蠢行為,效果大打了折扣,戰事的進展必將比原來的複雜多了,李業詡也馬上決定,加快百濟境內的軍事行動,以最快的速度,準備攻伐平壤,減輕遼東方面皇帝親征的大軍所受到的壓力,趁平壤守衛空虛時候,將其攻下,百濟境內一些還不願歸服的小城,由留守在百濟境內的小規模駐軍及歸服的百濟軍隊去完成。
皇帝也在傳來的詔命中按李業詡的意思,設立了熊津大都督府,併除百濟國的稱號,讓李業詡暫領大都督職,總理百濟、新羅的一切事務,這樣的詔命讓李業詡稍稍挺是滿意,因得知張亮的訊息後生出的怒意也平復了一些。這是李業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對百濟境內事務處置的應急建議,目的就是斷絕新羅人謀取一些百濟境內有爭議城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