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出來,怕塞了諸位愛卿進獻良策之道!”
聽李世績如此說,諸遂良本還想反駁,但再聽了皇帝所說的,大感惶恐,不敢再說什麼,退回班列中。
“如今西北諸夷皆定,唯東面未平,朕想親征高麗,各位愛卿覺得如何?”不待眾臣再說什麼,李世民繼續道。
李世民要御駕親征的話,如一顆重磅炸彈扔下來一樣,朝臣中瞬間譁然。
剛剛還有人準備出來建議皇帝不要輕易啟戰事,哪知道皇帝已經不在這個問題上討論了,來了個急進式的話題,要御駕親征,自己率軍滅高麗去了。
雖然說朝臣都知道,皇帝是多年行伍出身,經歷戰事不下百場,從未遭敗績過,但如今已經身居皇位,即使身上那股將帥之氣仍在,也不宜親自出徵,畢竟皇帝要統御天下,萬一遭遇些什麼事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且眼下朝中出名的戰將可以說數不勝數。
只有李業詡對此並沒什麼意外,原來的歷史上貞觀年間出徵高麗的戰役,正是李世民親征的,只是這一仗也給李世民這個百戰百勝的著名軍事統帥留下了陰影,終未嘗將高麗攻下,未達到戰略目的,李世民也將此戰引為自己一生最遺憾的一戰。
“陛下,不可!”長孫無忌率先出列道,“陛下乃九五之尊,高麗、百濟只不過是宵小之輩,如何需要陛下親征,臣願意替陛下督師征戰…”
李世民搖搖手,站起身道:“遼東本中國之地,前隋時四次出師而不能將其征服;朕當年說過,血債要用血來還,今朕率御大軍東征,是要為中國報子弟之仇,為高麗百姓雪其國王被殺之恥。如今四夷皆平定,惟高麗未平,故趁朕未老之時,以諸卿餘力以取之。朕待下半年,即往洛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