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3 / 4)

小說:大唐軍魂 作者:恐龍王

路直擊百濟,與新羅一道聯軍,滅了百濟,使其無法增援高麗…”

李業詡說著,那根長棒在沙盤上指著,一些人聽了李業詡所講述的,不禁變了臉色,這位在以往作戰中已經立下不少戰功的青年將領,此番還是不變其本色,胃口不小,要從各個方向作戰,一戰將高麗、百濟兩國都征服。要知道如今朝中大多的朝臣們,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高麗上,即使要滅百濟,也是要待高麗被征服後。

“陛下,臣附議,!”李業詡剛把心中所想的大致情況說了出來,在邊上的兵部尚書李世績即表示認可,從李業詡手中接過指揮棒,指著沙盤上的那些地形說道,“平壤是高麗國都,若我大軍直取,高麗人必將傾全力保衛,這樣遼東一帶的守敵將大大地減少,利於我陸路攻擊,而且從海路可以透過大同江直趨平壤,我戰艦如今可以運載火炮進行攻擊,若是直接攻破平壤,那高麗人必降…從南側,可以從熊津江入百濟地,若我大軍能攻取熊津城立足,可以直接攻取其都城泗沘城,若百濟還不降,也可打通往新羅的通道,爭取得到新羅人員和物資的援助,那百濟終將抵擋不住我大軍的攻擊…”

“陛下,臣也附議!”李道宗聽了兩人所說的,也表示了認可。

“陛下,臣有一慮!”這時,剛剛被任命為黃門侍郎的諸遂良接過話題說道,“我大軍長於陸戰,海戰從未經歷過,剛才李祭酒與李尚書所說,以大軍渡海擊高麗與百濟,此是善策,只是若在海上遭遇風浪,船隻受損,無法及時抵達高麗與百濟境內,那又如何是好?”

聽諸遂良如此說,李世民及其他朝臣們眼光也都往李業詡及李世績身上看來。

朝廷這兩年所做的戰事準備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為渡海作戰所做的準備,只是朝中還有不少的人對渡海作戰心生疑慮,持反對聲音,諸遂良就是其中一個。

見有人如此問,李業詡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據臣瞭解,渤海與黃海一帶,在春季裡風勢並不大,且盛行偏南季風,海流也偏南,正是最適合從我東南沿海渡海的時節,我大軍有堅固的戰船,結陣出發,相互呼應,從萊州、城山一帶出海,距平壤海路不過五六百,至熊津不及千,幾日即可抵達,遠比陸路快,而且高麗與百濟定是沒有料到,我大軍會以如此數量之眾從海路攻擊…出其不意而謀之,上策也!”

“陛下,海路攻擊,雖然有一些風險,但相對於我們所能取得的戰績,必須得如此佈置!”李世績也斬釘截鐵地說道。

李業詡與李世績對如何進行作戰早就已經與李世民交換過意見,李世民也已經同意了他們提出的方案,只是如今皇帝讓他們當著眾臣的面說出來,就是希望朝議時候,不再有反對的聲音。

“諸位愛卿,朕覺得,從海路出擊,實為上策之選,!”李世民見今日發表不同意見的大臣並不多,很是滿意地說道,“若天佑我大唐,此戰我大軍一定無往而不勝的,區區數百里海路,也定難不倒我訓練已經有不少時日的水師將士的…”

見皇帝也如此說,諸遂良也沒了聲音,其他眾臣也都認可了分兵渡海作戰的計劃。

“朕想問的事,誰願領兵渡海作戰?”李世民問在場的諸武將道。

“陛下,臣願率一軍,從海路,出擊百濟…”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征高麗、百濟

首先出聲請命的是李業詡。

此戰既然將百濟也列為征服的物件,那與新羅聯軍,征服百濟,同時大量消耗新羅的力量,再南北夾擊,消滅高麗,將是最佳方案。李世民既然親征遼東,只可能從陸路往遼東,李業詡想單獨領一軍,不想與皇帝一道作戰,就只能在其他兩道上做選擇了,不然要跟在李世民身邊作戰,束手束腳的很是不爽,不若就選擇百濟方向攻擊為好。

而且李業詡還有另一個想法,在平定這三國後,必將要出征倭國,出兵倭國最好的出兵地點,是從如今的百濟與新羅最南端的某地出發,那樣距離是最近的,而這樣,攻擊百濟的大軍將作為攻擊倭國的主力部隊,李業詡想親手教訓一下那個讓他切齒痛恨的無恥小國。為了這個原因,百濟方向的攻擊任務,必須要爭取到,以使能在下一步主領攻擊倭國的軍事行動。

“陛下,臣願率軍渡海出征百濟,!”李業詡再次大喊了聲,眼巴巴地看著李世民。

“朕許!”李世民面露讚賞地說道。

“陛下,臣也願意領兵渡海作戰!”李世績、李道宗等也皆出聲相請。

“具體領兵作戰人員,幾天後朕自有詔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