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著名的大商人陶朱公的《積著之理》有一個原則與一分為二、物極必反的哲學原理十分相似。他說:“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它講的是貨物價格與市場供需之間的關係。在需求穩定的情況下貨物價格與供給量成反比,供給過多,價格就會下跌,反之就會上升。價格的漲落有一定限度,上漲到一定程度,必然因需求的飽和而下跌;相反,下跌到一定程度,也必然會出現反彈。所以,“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是商品交換中最基本的規律。
對商人來說,掌握了這個規律,就要為自己的商業活動服務,不要被市場表面的繁榮或蕭條所迷惑,要觀時察變,在市場接近飽和時丟擲,而且要毫不留情。這時的商品越貴,越要及時處置,不能猶豫。反之,在商品價格接近低谷時,要大量購入。拋售和購買時的基本原則就是“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一分為二和物極必反的哲學觀點特別適合於當今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投資基金的人。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人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浙商永立潮頭、敢為人先的正確思想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經典著作中沒有現成的答案,教科書中也沒有現成的答案。浙商以他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的精神,緊隨時代的步伐從擺地攤、挑郎擔、沿街收雞毛開始一步一步形成了自己的經商理念和正確思想。
《論持久戰》講得是抗日戰爭的艱鉅性和持續性。作為商人,要有敢於把冷板凳坐熱的心理準備,不可能一夜之間抱個金娃娃,也不可能一夜暴富。它需要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這廣泛的統一戰線就是人脈。人脈廣了,資訊多了,就可以發財了。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過程,經商更是如此。正所謂要沉得住氣,不被眼前的小利擋住自己的目光,這樣才有大利可圖。縱觀有成就的商人,沒有十幾年的煎熬,沒有十幾年的歷練是根本沒有出路的。在金融危機時刻、在企業暫時遇到困難的時刻,一個企業家、一個商人更要具備打持久戰的心態,只要好好活著,勝利就在眼前。
內因與外因就是裡應外合。市場的硬體、地段、定位固然重要,這是市場變化的外因。但是內因要起決定因素,這個內因就是商戶。一大群好商戶就可以啟用一個市場,也可以帶活七鄉八里的經濟。北京的浙商、外地的浙商、全國各地的浙商與地方的浙商進行大會師、大聯合、裡應外合,這樣才能把當地市場辦得紅紅火火。浙商明顯的特點就是抱團,三人成團、五人成群。經商不離父子兵、夫妻店,再借助當地的優惠政策,不把市場搞活才怪呢?
《論十大關係》深刻地闡述了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十大關係,其中有一個關係就是沿海與內地的關係。通讀全文,其實它早就把我國的經濟結構和佈局闡述得一清二楚。中央提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大框架,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成渝地區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區域規劃的重點關照物件。這些政策都是《論十大關係》的昇華和延伸。所以我們把發展和投資的目標鎖定在內地的這些區域。
第十章 不要給異性談太多的商業機密,否則(1)
日後也許有麻煩
當下,物慾橫流,情意淡薄,有位浙商一語中的:男人有實力才有魅力。沒有實力就沒有魅力。沒有實力就很少有人無所求的來追求你。老闆做大了後,被美女前呼後擁時,你應該先問自己,你到底好在哪裡?
一 胡雪巖和他的13個女人
導讀:夜夜歌舞昇平,日日燈紅酒綠,驕奢淫靡,忘乎所以,此乃商人之大忌。
一不做官,二不圖名,但只為利,娶妻納妾,*一世,此生足矣!
——胡雪巖
胡雪巖是*成性的尋花老手,他常自謂:“一不做官,二不圖名,只為圖利,娶妻納妾,*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對中意的女人,他決不輕易放過。
創業時,胡雪巖遇到的女人,無一不是為其事業服務的,有的成為他成就事業的“祭品”,有的被他納為妾,凡被他納為妾者,必須有益於其事業的開拓。正因為有這些小妾們的幫襯,胡雪巖才能成為一代“紅頂商人”。
胡雪巖有一妻和12個姨太太,身邊共有13個女人。這些姨太太全是胡雪巖在上海的大姨太羅四親手為他物色的。羅四太太之所以如此,是擔心胡雪巖整日沉湎於酒色,一是壞名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