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的坐騎馬具有些特殊,在馬鞍前邊左右各有一個皮袋,裡面插著兩把火銃,那鐵匠作坊有了量具和那名任主事去了之後,在王通走前,總算把第二把火銃也照著打造出來,一併給王通送了過來,此時正好帶上。
二人吃好了早飯,太陽已經出來,聽著皇城的鐘鼓響過第二輪,這時候京師的城門也該開啟了,王通和譚兵牽著馬離開了院子。
剛要啟程,卻聽到後面有人揚聲招呼:
“王大人,請留步。”
聲音頗為熟悉。回頭一看,看到小宦官蔡楠揮舞著手臂跑了過來,到了跟前氣喘吁吁的說道:
“王大人先不要忙著走,鄒公公請王大人到武館那邊去,有要緊事。”
王通納悶了下,不過還是把韁繩交給了譚兵,跟著蔡楠朝著那邊走去,走不多遠就到,環繞的土牆木柵,還有平整的操場,高大的教室,可卻沒有一個人,安靜異常,王通盯著看了會,才被鄒義招呼過去。
鄒義直接把蔡楠和跟著一起來的幾名禁兵給打發離開,他所在的地方豎著兩根紅旗,倒是剛剛插進去的。
揉著自己凍得通紅的臉,鄒義笑著說道:
“王兄弟朝著皇城那邊看,可能看到兩根紅旗嗎?”
虎威武館周圍頗為空闊,這邊距離皇城又近,王通稍微一掃就看到了城頭的兩根紅旗,似乎在紅旗之間還有個人影。
正疑惑間,就聽到鄒義笑著說道:
“陛下知道王兄弟你今天走。想要出來相送卻也不方便出宮,索性在城頭目送了,既然王兄弟你來了,那為兄就搖動紅旗了,稟報陛下你人到了。”
皇城和這邊相隔甚遠,能看見人,可連衣服的顏色都未必能看清楚,無非是表達個心意罷了。
王通愣了下,深吸口氣,朝著城頭那兩根紅旗的方向跪了下去,磕了幾個頭。王通起身的時候,鄒義也停下手中的搖晃。
等到城頭上兩根紅旗撤去,王通對鄒義抱拳說道:
“鄒大哥,以往在京師多承關照,今後小弟去往天津當差,少不得還要勞煩鄒大哥。”
說完,深深一揖,鄒義也肅然回禮,開口說道:
“咱們自家兄弟,何必說這些客氣的言語,今後書信往來莫要中斷,得空也要回京走動,不要荒廢了這些關係。”
雙方又是互拜,一切都在不言中了,王通臉也被凍的發麻,伸手揉了揉,走出了街角,和譚兵招呼了一聲,一起上馬啟程。
也不知道和呂萬才說的有沒有關係,王通這次離開京師走的就是安定門,儘管這多少要繞些路。
到了那邊的時候,城門前的守卒看到一名錦衣衛千戶騎馬過來,也不敢怠慢,上前看了眼告身文書,連忙讓開。
“王大人此去鵬程萬里!”
剛要抖動韁繩,卻聽到邊上一聲揚聲招呼,王通側頭一看,卻發現穿著儒士長袍的呂萬才站在邊上,鄭重其事的大禮作揖。
當初和他們講過自己要在這個城門出城,沒想到呂萬才居然來送,王通停下馬,卻看到一名披著披風的女子跪下給自己磕頭,不是宋嬋嬋是誰。
王通長撥出一口氣,在馬上端正姿勢給兩人抱拳,彎彎腰,也不說話,轉身驅動馬匹。加速離開,終有一別啊!
到了那個莊子的時候,手下的一干人都在村外等候了,孫大海那幫人有八個願意跟著走的,算上他們家小一共三十人,莊子裡有二十多人願意跟著走的,算上其他的,這隊伍也過百人,算上趕車的車伕,人數更多。
拉著各項物資的大車排成一字,專門有四輛有車廂的馬車,用來拉著女人和孩子,其餘的男丁,老人坐在車上,青壯不會騎馬的跟在車邊,騎馬的則在更外一圈。
還單獨分出四名騎士,兩名在後面遊弋,兩名在前面偵查,唯一的例外就是譚家家將中一個叫譚弓的,他坐在馬車的貨物上,那堆貨物是堆放的最高的,他在上面左顧右盼,好不悠閒。
看著王通不住的向馬車上張望,譚將笑著解釋說道:
“譚弓眼神好,大隊行進,看看周圍情況正是他的長處。”
第一日離開莊子走了二十里,天寒地凍,沒下什麼雪,路倒還好走,沿著運河一路的東去。
京師附近,人煙濃密,這二十里一路都能看到人家,晚上的時候,正好投宿在驛站中,也沒什麼事情。
第二日越是東去,兩邊平原所見到的村落人煙就越來越少,在馬車上的譚弓也不像是第一日那麼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