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那幾名“朝鮮農民”的身上,果然發現了武器和暗器,這就是那些倭寇的密探,變裝成朝鮮人的模樣在各處伏擊大明的探馬,刺探軍情,這些人以為偽裝成朝鮮的百姓,最起碼大明的兵馬不會濫殺,可遼寧那些夜不收什麼時候在乎過百姓怎麼想,在大明的時候或許還有些估計,在朝鮮更是放縱,直接就動手了。
何況光天化日之下,幾個人隱藏在路邊草叢之中,這樣的朝鮮農民本身就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可疑。
這樣的場景,在平壤和鴨綠江之間的區域每天都有發生,大明的探馬和倭寇的細作彼此之間伏擊搏殺,互相遮蔽,戰鬥雖然無聲,可每天都有血淋淋的死傷。
祖承訓的那次失敗,讓大明和倭寇雙方都是變得謹慎了起來,到了現在,對倭寇這場戰鬥的指揮權已經完全在大明手裡了,朝鮮最多也就是起個領路的作用,當然,他們也可以透過朝鮮境內打探些訊息過來。
但提供的訊息也讓大明這邊不太容易相信,比如說,按照朝鮮那邊的線報,說是倭寇在平壤區域的軍力不但沒有增加,反倒是有所減少。
雙方相持的這個階段,大明一直不斷的向邊境匯聚人馬,為什麼倭寇反倒是在前線的重鎮減兵,朝鮮那邊提供的情報讓大明的疑心更重,後來才由大明的探子得到了確切的訊息,倭寇的確在平壤減少兵丁了。
因為平壤這邊最晚被攻佔,恢復耕種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沒有多少糧食的產出,沒有辦法就地取得補給供給倭寇大軍的第一軍團,所以要有幾千計程車兵去往漢城一帶就食,而且還要徵發朝鮮民夫修路和修繕港口,為了能從朝鮮南部輸送更多的糧食來到北方。
遼寧本身還有治安要維持,目前三總兵彙集在鴨綠江畔的兵馬用作守禦還是可以維持的,發動進攻實在是有點冒險,更不要說對方兵力對大明這邊還有優勢,所以這邊也不敢輕舉妄動,雙方還是這樣保持著相持。
朝鮮從國王到下面的臣子現在都是發了急,但大明朝廷對他們的態度也是一天冷過一天,原本還能去用哭秦庭的態度去各處哭訴告急,現在對方連面都不見了,完全將他們摒除在外,這就讓大家無計可施了。
以朝鮮對大明內政的瞭解,也知道現在的侷限在那裡,知道目前之所以沒有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是因為主帥的人選還沒有決定。
朝鮮國王李昖召集了手下的文武官員商議,遼鎮李家他們是知道什麼樣的人,飛揚跋扈到了極點,雖然這李家據說也是朝鮮人出身,可從來沒什麼同胞的態度,如果讓他們擔任入朝的主帥,恐怕對朝鮮禍害不會小,今後李家對朝鮮也會繼續盤剝,這樣的人來到好處不大,最關鍵的是,祖承訓的那個失敗讓朝鮮上下都是心涼了,原本盼星星盼月亮,指望大明的天兵一到,立刻摧枯拉朽的將倭寇趕出去,可幾千騎兵就那麼幹脆利索的丟在了平壤城,而且還給朝鮮身上載了種種罪名,誰知道今後會有什麼。
這王通的名聲朝鮮上下自然也知道,他們和白山黑水的女真部落打過很多交道,自然知道王通的那次東征,對所謂的大明禁軍戰鬥力也有一定的認識,更關鍵的是,朝鮮上下都知道王通頗為講理,做事有章法,並不是那種蠻橫的角色。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君臣也有了一個判斷,如果能儘快推動大明主帥確定為王通,那麼明軍就可以儘快的入朝驅趕倭寇。
朝鮮君臣也是開始運作,他們身為這件事的關聯一方,有這樣的選擇還是有說服力的,而且朝鮮在京師也有這樣那樣的關係,手裡的財貨雖然不多,可有的放矢的話,效果還是有的。
在萬曆二十年十月左右,王通為帥的呼聲越發的高漲起來,已經不光是出身天津衛的清流文官,還有一些素來的中立派,甚至一些自以為明白局勢的官員都認為王通更加合適,而且宮內的動向也在變化。
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不喜歡王通,這個是天下皆知的,可司禮監提督太監鄒義以及乾清宮管事太監趙金亮和王通的關係這個也是天下皆知,宮內的傾向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也是正常。
事態到了這個局面,不管是外朝還是內廷,爭論反倒是不那麼激烈了,因為大家知道,到了這個時候,應該是萬曆皇帝做決定了。
在乾清宮的御書房中,萬曆皇帝和內閣首輔王錫爵對坐,萬曆皇帝沉默了會,開口說道:
“王愛卿,現在入朝大軍主帥人選有兩人,一是王通,一是李如松,李如松已經是上表請戰,可王通這邊卻不知道是什麼態度,若是他不想,強讓他去,也是不妥。”
王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