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一掌竟將朱燮手中羽扇震落,猛一旋腳,一腳重重踏中朱燮胸口。朱燮慘哼一聲,口中吐出鮮血,料定自己氣數已盡,仍不顧一切朝世充衝來,被世充攔腰一劍,立斃當場。朱安此時正帶了一隊士卒衝來,見父親慘死於世充劍下,亦揮劍朝世充衝來,卻被郭士衡從後偷襲,手揮大刀將朱安斬為兩截。義軍見朱燮父子均死,鬥志更勝,都不顧一切衝來。張蘊古不懂武功,被一名義軍刺傷了手腕,假裝不支,倒地裝死。那名士卒亦不細看,竟從蘊古身上跳過,揮槍刺向其餘隋軍。蘊古此時從地上爬起,被段達護住道:“張大人,跟下官一起。下官一定保您周全。”說完,拉著張蘊古的手連斫數名攻上來的義軍士卒。義軍少了朱燮的英明指揮,已經開始亂起來。世充經過激烈衝殺之後,竟帶著僅餘的幾千人從吳郡而出。此時,一名從遠處跑來計程車卒望著世充道:“王大人終於突圍了。只是張大人他們已將營寨兵馬悉數點出,殺向崑山而去。”桓法嗣一聽,大叫道:“原來是一招圍魏救趙之計,用得妙啊!”世充亦讚道:“果然好計,讓本官與諸位能安全撤出。”蘊古道:“只是劉元進主力去了崑山,張大人他們能應付嗎?我們應該趕去,雖不能與反賊正面交鋒,但總該讓張大人他們知道,我們已經脫險了才行。”世充道::“都是隨本官從江都一起出來的生死兄弟,怎麼能棄他們於不顧。走!前往崑山救援。”世充說完,率所剩的兵馬急急趕往崑山。
張鎮周、楊公卿、張永通三將領著三萬多兵馬將至崑山城下,就聽到身後有異樣的馬蹄之聲。永通道:“一定是救援崑山的兵馬來了。王大人他們應該少了威脅,安然撤出包圍圈。我們也撤吧!”鎮周點頭道:“為儲存實力,理應如此!”說完,調轉馬頭而回。劉元進帶著大軍亦追上來。張鎮周命全軍不要分散,朝劉元進兩邊的側翼攻擊,竟殺開一條路來,大軍衝殺而出。劉元進畢竟不及朱燮智慧,對排兵佈陣不甚瞭解,讓江都兵馬一衝,竟然散開來。張鎮周大軍得已從劉元進的攻擊之下逃脫。劉元進雖身經百戰,但每役都有朱燮的錦囊或書信相助。也就是說,劉元進的戰鬥指揮權全在朱燮這裡。長期依賴朱燮的妙計,讓劉元進大軍變得只知死戰而不知兵法之所在,導致此番明為勝仗卻變成讓江都軍從身邊溜走的狀況。如今,朱燮已死,就只剩有勇無謀的劉元進。雖然,義軍尚有十幾萬兵馬,但此戰的劣勢卻明顯從世充那裡轉到了義軍這一邊。
第九十四章 桓法嗣的妙算
張鎮周率大軍返回,躲過劉元進的層層追殺,繼續向前。世充亦帶著剩餘的幾千兵馬迎面而來。因是夜間,彼此看不到旗幟,世充誤以為是劉元進的大軍,竟下令全軍準備攻擊。但張鎮週三將見對面兵馬不過幾千人,料定是世充率兵前來,大喊道:“是王大人嗎?”世充一聽,認出是張鎮周的聲音,喜道:“是張大人!”然後,亦大聲喊道;“張大人,快過來。”鎮周確定是世充的聲音後,命大軍急步向前與王世充大軍會合。兩軍會於一處,馬不停蹄,連夜前往合水縣城。
合水縣令白文顯因為抵禦劉元進大軍侵襲,組織地方武裝相對抗,又為防夜襲,於城樓之上設立夜崗哨。崗哨見遠處馬蹄聲起,忙向白文顯彙報道:“白大人,從吳郡、崑山方向過來一隊兵馬,大約有三四萬人之多。”白文顯一聽,從床上驚起道:“快組織人馬到城樓上去。”一邊說,一邊整理盔甲。一切準備妥當,白文顯就提劍跨馬疾衝往城樓而去。合水城樓上計程車卒弓箭全部上弦,只待大軍一到,即刻放箭。
世充帶著大軍急奔而來,遠遠望見城樓燈火通明,士卒都彎弓搭箭,急命大軍停止前進。法嗣問道:“王大人,怎麼啦?”世充道:“先看看城樓上是何人守城。本官看著有些不對勁。”張蘊古聽世充此語,笑道:“王大人果然觀察入微。看城上架勢,是要與我們決一死戰。只要我們也用火把照明,讓白文顯看清我們的臉即可。”世充搖頭道:“一個小小縣城,兵力單薄,恐早為劉元進所得。我們前來豈非羊入虎口?”蘊古道:“王大人務須憂慮。下官早已看清城樓上的正是皇上御封的合水縣令白文顯。下官素知此人忠義。誓死不會降順反賊的。一定是因為夜黑而看不見我們的旗號,誤將我們錯認做是劉元進的兵馬。只要將火把燃起,讓白文顯看到我們的樣貌與旗號,就不會與我們開戰的。”世充點頭道:“張大人所言甚是。我們將火把燃起來。”說完,手下士卒開始點燃火把。
白文顯在城上看清王世充、張蘊古、張鎮週三人的臉,忙向身邊士卒道:“是王大人他們。快放下弓箭,準備開城門讓王大人他們入城。”文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