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華想起宋氏那一日的憤恨神情,便覺驚慌,生怕她會做出什麼傻事來,一直讓盈袖她們密切注意著耿氏屋子裡的舉動。
只是,夏去秋來,耿氏一直都未有異常的舉動,所生妍華漸漸便放下了心。
或許,那一句“你不仁我不義”,只是她在憤恨之極說出來的氣話而已。
七月初,鳳陽府屬州鬧饑荒,而皇帝一行仍在塞外,還未回京。
當胤禛的一封書信送達皇帝手中時,胤禛本人已經出發去了鳳陽府。早在初春那裡連綿降雨時,他便擔心過鳳陽府的狀況。雖然當時沒有大規模地爆發洪澇,但是如今入秋後,因為早春的雨水過多,直接淹死了大片莊稼,鳳陽府的幾個屬州便無可避免地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
胤禛一去便一月有餘,不見歸期。
妍華每日寫的小札日積月累地不知不覺便摞了一大堆,也不知道有多少張了,訂起來可以直接整合一本滿是深情的情話冊子了。
這是進府後,胤禛第一次離府這麼久。
他剛走的時候,妍華還覺得輕鬆,小札想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沒人再與她為難,也沒人再看她窘迫看她出糗。每日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也沒有人管。
熱的時候便跟木槿要些冰塊放在屋子裡,或者跟耿氏在竹林下納著涼下棋,日子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可這樣的日子過了小半個月後,她卻突然開始瘋狂地想念那張清冷的臉,與他那張刻薄的嘴。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她突然發覺,每次一想到他,思念便如秋水般氾濫。
她想念他的笑——雖然偶爾會譏笑,卻暗藏著寵溺;想念他的唇——雖然說話總是那麼刻薄,卻總是會給她溫暖的吻;更想念他的懷抱——雖然他不止一次嫌棄過她的鼻涕,可是他的懷抱總是叫她安心。
是以,她每次請完安後,總是要照舊去書房裡轉一圈,摸摸硯臺,摸摸她送給他的與子偕老石,再摸摸他常坐的那張椅子,然後發會兒愣再回萬福閣。
他走了一個多月統共才給她寄回來過兩封信,第一封信只有兩句話:想你了,嬋嬋。小札每日不可斷,回來我會檢查。
第二封信中,他依舊只寫了兩句話,只說鳳陽府的饑荒嚴重,情況不樂觀,只怕早回不了,叫她勿念。
她想他一定很忙,忙到連寫信的工夫都是擠出來的,因為他寫得頗有些潦草,第二封信中還不小心在紙張角落裡沾了一絲墨汁,想他那麼細心的一個人怎麼會沒發現呢?自是太忙太累,沒精力沒工夫再重寫了吧。
只是,第二封信之後,他便杳無音訊了。
習慣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妍華不曾想過,會有一個男人在她心中佔據這麼重要的地位。她每日都覺得心裡空落落地缺了一塊,難受得很,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天熱焐出來的這樣一個毛病。可一想起胤禛親暱地刮她鼻頭、捏她臉頰,心裡的難受又消停了。
她想她真的生病了,害了相思病。
這段日子,她一點都不用為小札的內容而擔心了,因為她每次一感念,思緒就如潮水般滔滔不絕,寫個三五張都停不下來。耿氏有幾次看到她奮筆疾書,只當她在練字,走近了想看一看她的字如何,被妍華髮覺後,立馬跟一隻受了驚的兔子一般,抱著那幾張紙就跳得老遠……
八月下旬,十三阿哥回來了。
那一日,妍華正在離書房不遠的池子邊對著那一池蓮花畫畫,卻看到有人匆匆忙忙地走進了書房:“你,將這塊石頭送去;你們去雍華殿叫人找些四哥的乾淨衣物出來;我去找四嫂!都給我麻利點兒的,不得耽誤!”
妍華聽到聲音,只以為是胤禛回來了,丟下畫筆便往書房跑,遠遠看到十三招呼了幾個人在忙碌,還沒追過去,便看到他往祥和殿去了。
靈犀看她著急,忙拉住了在書房裡忙活的人:“貝勒爺可是回來了?十三爺不是在塞外嗎?怎麼先回來了?”
那個侍衛不認識靈犀,看到她身著丫鬟服侍,不耐地甩開了她的手:“快滾快滾,我有要事在身,不能在此耽誤工夫!”
靈犀見他說話不友善,又看到妍華著急,忙再度扯住了那個侍衛:“這是貝勒府的格格,是貝勒爺對掛記的人哦!格格想知道貝勒爺何時回來而已,你再這般不當心說話,小心貝勒爺責罰你!”
“貝勒爺最掛記的人?”那個侍衛聞言,皺著眉頭回轉過身子看向了妍華,“貝勒爺已經回來了,你若是貝勒爺最掛記的人,怎麼會連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