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2 / 4)

小說:流雲劍 作者:花旗

新收的兩個徒弟三十多天沒見人,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周老四和他的四十七個兄弟,當然不會無緣無故就不見了,而是執行一個特殊的命令。

萬練在外面躲避官府追查,順便四處遊學的時候,在京師呆過一年之久。

當時的想法就是刺殺皇上,給自己的父母親報仇。

可是皇上總在皇宮後院當木匠,從來不出宮門,萬練只能作罷。

不過在此期間,剛好遇到清河、永定河發大水,一時間連京師都差點兒給淹沒了。

天災也不一定就是壞事,至少對於萬練來說就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大好事。

因為萬練出門檢視水情的途中,竟然碰到了一個人。

畢懋康,萬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進士,中書舍人授御史。

當御史,就是專門抓別人的小辮子,然後給皇上上奏摺彈劾貪官汙吏。

京師差點兒被洪水給淹沒了,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所以畢懋康御史冒雨出門巡查。

萬練在外遊學,對於稀奇古怪的人和事當然比較留心,這其中就包括這位古怪的御史大夫畢懋康。

畢懋康正業是當御史,但是比他當御史幹得更加出色的,恰好就是“不務正業”。

既然是進士出身,那就屬於文官集團裡面的人。

文官集團裡面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抓住兵權。

畢懋康沒有衝鋒陷陣的想法,所以就鑽研槍械構造。

大明火銃(鳥銃,柺子銃)兩百年來,都是採用火繩發射。

打仗的時候,鳥銃手要帶著一兩丈長的火繩,既不方便,又怕溼怕潮,而且發火率不高。

畢懋康“不務正業”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徹底改變這種火繩的嚴重弊端。

當御史,那是要隨時準備彈劾別人的,當然不可能弄一些灰色收入,也沒有人把自己行賄的把柄送到御史大人手上。

所以畢懋康很窮,有時候三餐都難以為繼。

破衣爛衫,家徒四壁,就是他最好的寫照。

雖然在改造鳥銃方面有很多想法,但是木匠皇帝只看成品,不問思路。

畢懋康沒銀子,所以他的很多想法就只能在圖紙上,不能變成木匠皇帝眼中的成品。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洪水,讓兩個古怪的人巧遇了。

萬練得知當面之人究竟是專門“不務正業”的畢懋康御史,心中那叫一個高興。

畢懋康對火器廣泛涉獵,而且深有研究。

萬練心中早有想法,自然投其所好,大談特談各種軍械裝備,還有行軍佈陣的東西。

古人云過了:白頭如新,傾蓋如舊。

毫無意外,這兩個人當然是談得入巷,直接變成了知交。

變成了知交,當然就應該找個地方,喝兩杯以示慶祝才是正理。

知道畢懋康囊中羞澀,萬練趕緊慷慨一番,兩個人當然一醉方休。

“閒談”過程中,萬練對於畢懋康沒有銀子做樣品“很痛心”,於是贊助紋銀一千兩,讓他為皇上盡忠,為大明做貢獻。

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轉眼就是三年時間。

在此期間,萬練透過張英的關係,在神頭鎮弄了一座敬德山莊,私下訓練了六百銀甲鐵衛。

其實,萬練這六百銀甲鐵衛所使用的火器,都是畢懋康研製的樣品,然後私底下找人仿製的,所以效能比朝廷官軍手中的傢伙要厲害一些。

熊儲的出現,尤其是建文帝后裔的身份,讓萬練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衝動。

一定要好好利用一下“好朋友”,把畢懋康最新研製的“燧發機關”弄到手!

“燧發機關”,還是畢懋康上一次喝醉以後,被萬練慢慢套出來的一個秘密。

現在三年時間過去了,萬練覺得畢懋康的“燧發機關”應該差不多可以成型。

正因為如此,萬練私底下交代周老四:“主公出關以後,你們銀狐營立即進京,按照我畫的路線圖找到畢懋康御史家,把他的所有圖紙、樣品全部帶回來。此事關係重大,千萬小心在意!”

周老四帶領他手下的一幫雞鳴狗盜之徒不負眾望,用了二十天時間到京師逛了一圈回來了。

雞鳴狗盜之徒回來了,但是不能進入葫蘆海兵營,因為那個地方人來人往很多,誰也不能保證不走漏訊息。

偏關是萬練的家鄉,他的一幫兒時朋友現在都長大成人,對於萬練遭遇的不幸也是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