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我沒有你該怎麼辦!
我需要你熱情的鼓勵,
請在你的溫柔中給我找個位子……”
(二)
我的眼前交錯浮現出你的影子、高雄的影子、風花雪月的影子,
我感到有些難以忍受。
我說:“我已經不想再聽類似的音樂了,也沒有什麼需要這樣歌詠。”
我說:“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他們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創痛,所以對痛苦都很敏感,一點點不如意,都覺得充滿了整個世界。他們也渴望巨大的激情體驗,以為那裡面有什麼,能讓生活顯得不那麼空虛。”
我說:“等有朝一日,他們真的經歷過了這個人間深重的痛苦,像我們一樣地,每日忍辱負重,含辛茹苦,他們就會沉默下來,像我們這樣,坐在最僻靜的角落裡,默默地啃三明治,吃一份土豆泥。”
逸晨先生忍不住笑了一下,他溫和地說:“活著,就總是要忍耐各種讓我們感覺不好的事物。”
他說:“年長會讓我們這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強。人,是需要歲月去磨練的。”
他舉起馬丁尼,說:“為歲月漸長。”
我舉起薄荷百香果汁和他碰杯,說:“為歲月漸長。”
(三)
逸晨先生說:“除了小喝一杯,請你出來,原是因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對你說。”
他從隨身的包裡拿出一個很大的牛皮信封,從桌上推給我。
他說:“我想要做這件事情,已經很久了,總是有各種牽絆,不得成行。”
他說:“現在,我終於想明白了,這個世間的各種瑣事,永遠都沒有完結的時候。想要等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有了空閒時間,再來做想做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要做什麼,就得馬上放下一切,全力去做。瑣事,只會在你斷然放下的時候終結。”
他示意我開啟那個信封看裡面的內容。
我拿起那個牛皮信封,心裡那種不安的感覺,突然再次變得十分強烈。
我眼前重疊出當年在你的住處,拉開抽屜,看到裡面那個白色信封的情景。
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感覺到,這兩個信封裡,裝的是同樣的東西。
我看了看逸晨。他對我微笑著。
我開啟信封,低頭看了裡面的東西。
不可名狀的悲痛從心裡升騰起來。
人生就是不斷地重複。
我的預感是正確的。裡面是逸晨先生不久前的體檢結果。他得了肝癌。中晚期。
我隔著桌子,看著逸晨。
我說:“不。不……”
逸晨看著我,完全理解此刻我的心情。
他們,一個又一個地離開我。所有的良師益友。
逸晨先生說:“已經複查過了。結論是無誤的。”
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已經能夠勇敢地接受,對嗎?”
我沉默了一會兒。
我說:“還沒有到山窮水盡,你不打算去治療嗎?”
逸晨先生搖搖頭。
他說:“別人不能理解我,你是能夠的,對嗎,心心?”
是的。我能理解。事實上,指導你在最後的時刻,也是放棄治療的。
如果我遇到同樣的情況,我想,這也是我的選擇。
抗拒不可避免的必然之事,是不明智的。人生精力,應該花在挽救尚可挽救的事情上。
我非常理解逸晨的決定。但是,聽到他說決定放棄治療,我心裡,依然還是非常難過。
人就是這樣,理性和情感,總是會常常彼此衝突。
逸晨先生把弄著酒杯,對我說:“嚴格來說,我一生都在做徒勞之事。無論是編書也好、寫作也好、畫畫也好、攝影也好、結婚也好、養育孩子也好,這些,都會隨著死亡結束。我尚未做過任何超越死亡的事情。既沒有為自己做過,也沒有為別人做過。”
我說:“我們不是在一起學習佛法嗎?佛法就是超越生死之道。”
逸晨先生說:“光理論上學習,那是不夠的。就像是生病了,醫生給我們開了藥方,我們天天研究藥方,背誦藥方,都不能治病。唯有服藥才可以見效。我們得照佛陀的教誨去做。”
他說:“我決定申請退休,去泰國的宗通寺出家,進入森林禪修。”
(四)
“啊?”我這一下真的被他驚到了。
我忘記了心裡